第382章 狗少魔影現?(1 / 3)

“信王爺吉人天相,洪福齊天,雖遭奸佞小人陷害,不幸被削王爵,但魑魅魍魎的宵小伎倆,始終掩蓋不了信王爺的萬丈光芒。借著這次追查兩位大皇子遇刺案的功勞,相信要不了多久,聖明燭照的吾皇萬歲就回頒下聖旨,讓信王爺重登王爵,重回朝堂了。”手裏端著酒,雲南道禦史楊維垣楊大人的嘴象抹了蜜糖一樣,畢恭畢敬的把酒捧到現在還是廢信王的朱由檢麵前,恭敬說道:“下官鬥膽,借花獻佛敬王爺一杯薄酒,祝王爺早日重封王爵,一雪沉冤!”

話音未落,在場的五六十個文武官員爭先恐後的站了起來,一窩蜂似的圍到朱由檢麵前,爭著搶著把酒杯敬到朱由檢麵前。領兵部尚書銜實任侍郎的田吉叫道:“信王爺,下官也敬你一杯,祝你否極泰來,早日重登王位!”禮部尚書黃立極嚷道:“信王爺,下官祝你沉冤得雪,早複王爵!”太常寺卿倪文煥喊得更大聲,“信王爺,請你一定要喝下下官這杯酒!早在四年之前,下官就知道你是被冤枉的,隻是那時候下官人微言輕,替王爺你分辨的奏章送上去也成了石沉大海,這一次,等皇上的龍體痊愈了,下官一定要率領太常寺的全體同僚,聯名上表為王爺你伸冤!”倪大人的情緒之激烈,語氣之壯烈,仿佛當年他真的上過什麼奏章,為信王爺鳴冤叫屈一樣。旁邊的其他文武官員也比他好不到那裏去,表情一個比一個的豐富多彩,語氣也一個比一個的慷慨激昂,口口聲聲都是為了皇上禦弟信王爺上刀山下火海、赴湯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辭,直把朱由檢舊信王府的大廳吵得是天昏地暗,日夜無光。

其實也不能完全怪這些牆頭草官員沒原則人品差,主要是眼下京城的局麵實在太過複雜和微妙,魏忠賢和客巴巴一起倒台,朝廷權力重新大洗牌在即,同時皇帝重病不起,皇帝的三個兒子一口氣掛了兩個,最後一個又有謠言說可能不是皇帝親生,而是來自民間的野種,完全已經被宣判了政治死刑的廢信王也以皇帝唯一兄弟的身份,獲得了鹹魚大翻身的機會!而更更重要的一點的是,就在昨天十二月初八傳出三皇子朱慈焜並非天啟皇帝親生的消息後,今天正午,朱由檢入宮覲見皇兄皇嫂時,目前代替明熹宗臨時掌握國家權力的皇後張嫣又頒布懿旨,將原先朱由檢居住的廢信王府,又賜還給朱由檢居住!各種各樣的情況加在一起,朱由檢身邊就算不想冒出一幫不甘失去權力和夢想再進一步的馬屁精或者牆頭草都難了。——當然了,如果這些人知道張嫣隻是為了暫時穩住朱由檢才把信王府賜還,隻怕馬上又要一哄而散,眨眼之間就跑得幹幹淨淨。

看著麵前爭先恐後溜須奉承的大小官員,嘴裏說著客套話的朱由檢笑得十分開心,仿佛又回到了四年多前,自己差點就當上了皇帝的那一刻。不過讓朱由檢非常不滿的是,今天來為他慶祝重返故居的文武官員實在太少了,京城裏八百來號大小官員十成隻來了不到一成,遠不如當年皇兄病危之時、文武百官員潮水一般湧向信王府時的盛景。向眾官員道謝並喝下敬酒之後,朱由檢借口如廁離開大堂,順便向在場的馮銓使了一個眼色,馮銓會意,趕緊也跟著進了後堂,向朱由檢問道:“王爺,有什麼吩咐嗎?”

“馮閣老,怎麼才來了這麼點人?”朱由檢不滿的問道:“別的不說,就連你一手掌握的戶部官員都有一大半沒來。本來他們來不來道賀的,本王並不在乎,可是現在的情況你也知道,本王需要的就是百官的擁戴,還有本王在朝廷裏的人氣支持,這些不來的人,不是擺明了不想支持本王麼?”

“王爺,你就饒了老臣吧,能來五十多號人不錯了。”馮銓哭喪著臉說道:“先不說王爺你還沒有正式恢複王爵,大部分官員還有顧慮不敢來,就說京城裏現在的情況吧。現在三位皇子的案子還沒敲定下來,皇上的病情也誰也說不準,王爺你繼位的希望也還很渺茫,在這種情況下,京城裏那些比泥鰍還猾的老狐狸們,誰敢隨隨便便下注?他們就不怕跟錯人了,本來的流放之罪變成了抄家滅門之罪?”

“那你去活動啊!”朱由檢惱怒的說道:“本王給你那本名單上,足足有兩百多個官員的名字,你帶著人一個一個的去找,告訴他們,隻要他們支持本王繼承皇位,本王成功登基之後,肯定忘不了他們的功勞!也肯定不會虧待他們!”

“老臣盡力再去試試。”馮銓抹著冷汗答應,又提醒道:“不過王爺,不要怪老臣推委,能不能爭取到朝廷裏的文武百官支持,主要還是看王爺你自己努力!而且,今天已經是初九了,算時間,張好古再有四五天時間就能回到京城了,在這四五天之內,王爺你如果不能加把勁,把三位皇子的案子做成鐵案,以張好古那小子的奸詐與精明,重新翻過來簡直是輕而易舉!屆時,王爺你不僅繼位無望,而且還會有連老臣都不敢想象的後果啊。”

“知道了,我會努力的。”聯想起今天中午進宮時嫂嫂對自己的和顏悅色與無微不至的關心,朱由檢極有信心的回答一句。馮銓將信將疑,隻得又建議道:“王爺,那老臣認為,如果在這幾天中,你能成功說服皇上和皇後娘娘,象上次那樣給你賜一道傳位詔書,那你就可以穩操勝券了。張好古本事再大,也把皇子們的案子翻過來了。”

“這點本王當然知道。”朱由檢極有自信的回答一句,又吩咐道:“那這樣吧,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你我分頭行事,你繼續去替本王聯絡舊部,勸說他們重新效忠本王。本王這邊也把精力放在三個皇子的案子上,努力勸說對本王關懷有如慈母的皇嫂讓皇上頒布遺詔。”說罷,朱由檢想了想,又補充道:“還有,本王打算在兩天後,也就是十二月十二這天,在信王府擺下盛大酒席宴請百官,慶祝本王重返故居。有了這個由頭,那些牆頭草和觀望派就算想不來都不行了。”

“妙啊!”馮銓眼睛一亮,喜道:“王爺果然聖明,這可是一個好主意,隻要借著這個主意把文武百官弄進了信王府裏赴宴,他們身上就打上了信王爺你的烙印,老臣再暗中串聯和組織他們支持王爺你,可就容易得多了。”朱由檢開心微笑,也很是得意自己靈機一動琢磨出來的妙計,逼迫朝廷裏牆頭草觀望派站位的妙計。

到了第二天清晨,重病纏身的天啟帝仍然沒有召開早朝——這也是天啟連續十六天沒有上朝了,加上宮廷裏有意無意流露出來的天啟帝病勢情況,幾乎每一個文武官員都心裏明白,連遭重大精神打擊的天啟帝這次怕是很難度過這個冬天了。而麵對這樣的情況,身為天啟帝唯一的弟弟,朱由檢不僅沒有感覺到太多的傷痛,反而有那麼一點點的竊喜,暗喜過後,朱由檢趕緊帶著三皇子身世案的卷宗進宮,準備給重病中的兄長一個大大驚喜!但很遺憾的是,朱由檢即便是進到了乾清宮,也仍然沒有機會見到重病中的兄長,獨自守侯在天啟帝病榻旁的張嫣,僅是在乾清宮的偏殿接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