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十九世紀的四十年代,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有著轉折意義的十年。

在這十年裏,我們的先輩用千萬愛國者的生命和鮮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也結束了從1840年開始,長達百年的被侵略被殖民的屈辱史。

從此,隨便一個彈丸小國派出幾艘軍艦,在國門外開幾炮就可以畫土割疆的年代結束了,我們的民族終於走出了亡國滅種的陰影。

在這十年裏,國共之間長達三十年的較量終於有了結果,代表農民,工人和小資產的共產主義戰勝並打跑了代表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三民主義,從1912年開始的軍閥內戰、地方割據在中國大陸上消失了。

從此,中國的內陸航道不再是列強軍艦的自由航行水道,我們的人民在強力的中央政權的管轄下,開始了民族崛起和複興的建設。雖然還有台灣這樣的遺憾,但挺直了腰杆的中國人堅信,隨著祖國的強盛,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解放台灣島,維護華夏的統一。

在這十年的尾巴尖上,新建立的共和國更是在稍稍修養生息後,就捏緊拳頭把美帝國在朝鮮的土地上揍了個開門紅。

從此中國軍隊重入強國悍軍之列,我們不再是東亞病夫,有誰敢亂跳騰,就打到丫的連他老娘都認不得,印度、越南是這樣,菲律賓、日本更會是這樣。

說實在的,我們應該感謝那些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們,無論是怎樣的,是漢奸還是抗日、是國方還是共方。因為他們就是那個年代的色彩,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的民族才會在時代的熔爐裏得到最徹底的淬火,在一次又一次的鍛打中去除雜質,留得精華。我們的民族精神得到了重塑,我們摒棄了列強的卑微懦弱,摒棄了被異族奴役的奴性,重新找到回歸漢唐的希望。

感謝那個偉大的年代,因為經過了,我們才會自信高喊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1940—1950,這是我們不會忘卻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