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行賞 功成身退天之道(1 / 1)

夫概並沒有失蹤,十天之後闔閭接到來自姑蘇城的急報,這封急報驚得闔閭跌落在地。

“夫概叛亂了!”

夫概確實叛亂了。伍子胥、伯嚭、專毅和孫武相繼帶兵截擊秦楚聯軍,陷入膠著狀態無暇他顧,夫概假意請兵出擊實則帶領兩萬吳軍秘密潛回姑蘇城。駐守姑蘇城的夫差毫無防範,被夫概囚禁起來。夫概又秘密勾結越國,達成一項邪惡的聯盟,越國陳兵吳境,一旦吳國大軍回撤,越國大軍即刻與秦楚聯軍前後夾擊,滅掉吳軍主力後,夫概登基稱王,吳國疆土三分之一劃歸越國。

夫概爭奪王位的念頭早已萌動,在小別山吸引楚軍偷襲之時他穿上王服假扮闔閭,在那一刻奪位的念頭變得尤為清晰。他屢次征戰戰功赫赫,還幻想有一天闔閭能按照兄弟循製將王位傳給他。但闔閭早早就立夫差為太子,他連最後這點幻想也破滅了。因兵敗與闔閭爭吵之後他下定決心奪位,既然公子光能刺殺吳王僚而成為吳王闔閭,那麼他也可以奪位成為吳王夫概。

夫差被囚禁之後,大夫被離秘密派人星夜給遠在郢都的闔閭送信。闔閭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有如此結局,他急急派人報於孫武和伍子胥。

孫武倒很鎮靜,吳軍的頹廢敗勢和姑蘇城的風雨飄搖早在預料之中。

孫武命伍子胥和伯嚭趁夜色率軍潛回郢都,他在漢水繼續抵擋。吳國大軍退至郢都,留下幾百名兵士虛晃應擋,主力迂回繞道西北秘密回防。因為孫武深知夫概帶領區區一萬人是斷不敢興風作浪的,他的背後必有靠山,而兵力充沛又對吳國垂涎已久的肯定是越國。

四萬大軍仿佛從天而降,在黎明之前包圍了姑蘇城。城內叛軍一片混亂,夫概自恃手中有夫差為籌碼,還寄希望於越軍的反撲,指揮城中軍民守城。

一封封書信綁在雕翎箭上射入城中,這是闔閭的攻心之策。城內城外都是自家弟兄,而且城內的吳軍的叛亂是在夫概脅迫之下的無奈之舉,加之姑蘇城內原有的兵士擁戴夫差已久,所以夫概陷入了孤立無援之中。

孫武不失時機帶兵撤走,楚軍見吳軍全部撤走,也知孫武用兵如神,恐怕退兵有詐不再追趕,將楚昭王迎回郢都。秦軍助楚複興任務完成也全軍凱旋。

越國眼見與秦楚夾擊時機喪失,滅吳無望也回師歸越。夫概最後一絲幻想也破滅了,正想挾持夫差逼迫闔閭退兵,這時卻發現夫差早已被大夫被離釋放了。而且守城的兵士臨陣倒戈打開城門,城外吳軍湧入城中。

夫概自知作繭自縛,喟歎良久,趁亂喬裝改扮逃離姑蘇,從此不知所終。

吳楚之戰曆時一年,終於結束。

楚昭王逃亡半年重回郢都,感恩申包胥冒死搬救兵,授封左尹。申包胥決然拒絕,“我去秦國求救是為大王非為自己,如今大王已經回郢,我的心願已了,別無他求。”楚昭王更加敬佩其高節忠勇,強行加封左尹之位。申包胥帶領全家躲進山林,給楚昭王留下書信,“我初為朋友之義,不泄子胥滅楚之謀。子胥借兵破楚實乃我之深罪。不領罪反而受功,是為天大恥辱。”楚昭王遍尋不遇,隻得加封申包胥的宅門為“忠臣之門”。

闔閭也重回姑蘇,伐楚之戰,先是大勝後有小挫,大傷楚國元氣,威震四野。吳國雖未最終占領郢都,但楚國附庸小國大部歸順,北進中原的道路打通。闔閭也在宮中論功行賞,他心裏明白,攜六萬之師橫掃二十萬之眾,破楚首功,非孫武莫屬。

大擺酒宴舉國歡慶之時,唯缺孫武。

孫武從漢水返回姑蘇城,一路見到亂葬崗野狗爭食,新墳星星點點,白發蒼蒼的老嫗領著蹣跚學步的小兒伏在墳前痛泣。往日的繁華集鎮也蕭瑟肅然,幾處坍塌的民房冒著青煙,還在劈劈啪啪地爆裂著,路上多了蓬頭垢麵的逃難者。

孫武回府之後躑躅半晌,獨自一人躺下。點點疏星從窗外漏下,一輪圓月被窗欞切割得支離破碎。

遠在千裏之外的齊地今夕是否月圓?

戰火紛飛,掩蓋了皎潔的月色。

被戰火熏黑的月亮幾時可以洗淨?被戈戟切割的月亮幾時可以重圓?

一行清淚滑落枕邊。

孫武坐起身踱到窗前,遠遠的是羅浮山。月亮的清輝是否也灑落在破舊的茅屋之上?

也許自己要重歸羅浮的茅屋,更臻完善兵法,讓這個世間少些戈戟?

也許自己要重歸齊地,年邁的父母,闊別的嬌妻,是否日日依閭相望?

孫武走出門外,憑欄遙望。姑蘇城外,秋風瑟瑟,河水潺潺,幾艘烏篷船,幾點如豆燈火。隱隱有淒楚的歌聲透過涼霧傳來:侯人兮猗,斯人遠去。

侯人兮猗,相見何日?

侯人兮猗,離淚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