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是賈母心尖子眼珠子,合家一起說話時也多半是半依偎賈母懷裏。這會子他既然心疼起那位素未謀麵林家姑表妹,索性直接滾到了賈母懷裏,好一通揉搓,就想著讓賈母開口允他到林家去接了表妹來。

至於人家林妹妹自有父親兄長,且輪不到他們一幹兩姓外人來憐惜事兒,賈寶玉壓根想不到,畢竟史湘雲也是常到府裏來頑,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史家也不曾說過什麼。至少沒有當著賈家人麵兒說什麼。

而且聽說林家妹妹名字裏也有個玉字。賈寶玉想到此處,鬧得愈發歡了,也不知怎地,雖然與林家妹妹從來沒有見過麵,賈寶玉卻覺得這位妹妹一定能與自己投緣。

賈母都讓賈寶玉晃得散了架,麵上卻笑眯眯,眼角皺紋都透著舒展,摟著賈寶玉好一陣心肝肉叫,百忙之中還瞪了眼麵露不虞想要嗬斥賈寶玉王夫人一眼。

真不怨她這麼多兒子孫子裏獨獨疼賈寶玉一個,這實心眼傻孩子確實跟她這老太婆貼心,不像璉二那不爭氣東西,她才老二家和鳳丫頭麵前透了點風聲,想要跟林家重走動起來,璉二連第二天都等不到,當天夜裏就風寒了,再不來給她這個孤老婆子請安,擺明了是不肯去林家,不孝至極。

暗啐大房父子都是扶不起來東西,賈母看著賈寶玉目光顯慈愛,卻沒有立時應下讓賈寶玉去林家拜訪話,仿佛方才一心一意掛念外孫女,怕她吃虧人根本不存一般,打起了太極:“我兒,你有這份心,不枉我疼你一場,也不枉你姑太太四時八節都惦記著你,隻是你姑父才到京,舟車勞頓,咱們不好上門,再等幾日,也順道把你林妹妹接過來。”

賈母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好像她有多麼體恤女婿一樣,其實不過是怕賈寶玉貿然上門直接吃個閉門羹。

之前久等不到林家那小子上門拜見,她也曾經勒逼著老大他們派有臉麵管事拿國公府帖子去過林家,誰知道林家門房連口茶都沒讓,帖子也不接。

賈母活了這麼多年,又不是當真老糊塗了,就算想安慰自己說這是林小子自作主張,可那樣一個過繼來嗣子,生死都要仰仗林姑爺,如果沒有林姑爺吩咐,又哪裏來這麼大膽子?八成還是林姑爺惱了,不肯認這門親。

都怪王氏那個蠢婦,心狠手段又不夠。賈母把自家與林家交惡過錯全推到了王夫人一個人頭上,自認為自己還是對得起女兒女婿,奈何林如海並不這樣看,她也不能真個去分辯此事。

好現林家合家來了京城。

璉二不願去倒也好,省得林姑爺見了他又生氣。等到再過些日子,林姑爺正式走馬上任,曉得了底下人難纏,估計也就會明白京中這些姻親好處了,到時候她仔細打扮了寶玉,拿著帖子上門拜訪,何愁林姑爺不給個好臉兒?

橫豎沒有自家幫襯,那兩位侍郎門路可不是那麼好走通。

賈母說很是有理,賈寶玉雖然有些怏怏,也沒有旁法子,隻能強行按捺下來,之後日日賈母跟前打轉問一句“什麼時候接了林妹妹”來而已,恨得他房裏大丫鬟襲人背地裏暗啐,心裏對這位隻聞其名林姑娘十分忌憚。畢竟無論是史家大姑娘史湘雲還是已經被四皇子妃接去王府薛寶釵,可都沒能讓賈寶玉惦記成這樣。

可惜賈母左等右等,每日裏管事們帶回來消息都是林姑老爺得了聖人褒獎,林姑老爺籌措糧草有功聖人賞物若幹之類消息,仿佛那兩位戶部侍郎都是紙片兒一樣人,林如海一根指頭就摁倒了,根本不需要姻親們幫扶。

日複一日,林如海這個戶部尚書坐得越來越穩當,越來越受聖人器重,賈母派人送去表禮卻還是進不了林家門,她真是急得龍肝鳳髓都吃不出味道來了,得空就要罵二太太王夫人幾句。

一直折騰到殿試這日。

賈母這些日子心裏不痛,府裏對著一眾晚輩自然就帶了出來,兩個從來不得她青眼兒媳婦天天受排喧不說,王熙鳳那樣伶俐都能被挑出毛病來,三春是沉默了許多,往日裏常常笑語嫣然賈母上房就沉寂了許多。

殿試這樣事情向來是與賈家沒有什麼幹係,闔府上下也沒什麼人記得這一日有什麼特別,一眾後宅女眷還是如常到賈母處說話吃茶、逗趣湊樂,還是賈母心裏裝著林家事,早早就吩咐人去打聽。

結果還真讓賈母等著了。

一屋子人正不鹹不淡說些家常,賴嬤嬤兒媳婦賴大家就親自進來請安了。

“給老太太、太太奶奶姑娘們請安,”賴大家想了又想,還是沒有說出那句大喜,隻是進屋就麻利行禮,畢竟這林家事對自家到底是不是喜還兩說呢:“姑老爺家大爺中了一甲第一名,聖人親筆點狀元,這會子報喜人都到了林家了。”

這話一出,二太太王夫人常年拿手中檀木佛珠就落了地,悄無聲息地上鋪著鄂羅呢毯子滾了一下,除了旁邊坐著大太太邢夫人睨著失態王夫人冷笑了下,屋子裏人誰也沒瞧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