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川陝師大宋重要的門戶,要想中興就要經略好川陝,所以趙構極為重視,在他的禦駕親征下,“富平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

經過這一戰之後,原本屢戰屢敗、一觸即潰的宋軍將士完全改變了之前的模樣,重新煥發了生機,能戰勝金軍十萬左右的精銳,自靖康事變以來還是第一次。

雖然宋軍也遭受了極大的傷亡,據戰後統計傷亡就高達三萬人,與金軍相比為一比六,但剩下的十五萬人已經脫胎換骨,一改之前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風。

從趙構禦駕親征算起,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多以來,他率領宋軍在關陝一帶,經曆了大小無數的戰鬥,現在已經說得上精疲力盡,鋒銳漸鈍,需要進行大修整了。

於是他叫來劉光世等人做安排。

“劉將軍,你戰關陝有功,升你為川陝宣撫處置使,負責川陝一帶的軍機要務,嚴防金人再次大舉南侵。”

“末將遵令。”

“趙榛!”

“臣在!”

“你就擔任潼關留守,這可是進入川陝的重要門戶啊!你跟朕是兄弟,所以把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你朕放心。”

“臣領旨謝恩!”

“吳玠!”

“末將在!”

“升你為都統製,和吳璘一起扼守和尚原。”

“末將領命!”

……

所有參加關陝戰役的將士都按立功大小給予升遷,給予適當的工作崗位。

安排完成以後,趙構繼續說:“川陝是大宋的側翼,隻要守好川陝大宋才能中興,所以在座的各位將士務必各司其職,嚴防死守,防止金人再次大舉南侵。”

“臣等銘記於心!”

“末將謹遵聖意!”

趙構將一切安排就緒後,他便騎著戰馬率領四千禁軍浩浩蕩蕩,向東京凱旋歸來。

此時正值初冬,道路上塵土漫天飛舞,一路上馬蹄聲響徹原野,回頭看著身邊麵貌煥然一新的將士,趙構暗自歡喜。

東京城外,所有留守東京的文武大臣穿上朝服位列兩邊,站在最前麵的是監國李綱,他們正默默地趙構凱旋歸來。

當初,趙構剛剛登基的時候,或許大家還抱著“剛正直言”“致君父為堯舜”“以收複中原半壁江山為要”的想法。

可是當關陝捷報頻傳的時候,所有文武大臣都看得明白,如今的大宋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大家所麵臨的是一個蒸蒸日上,人們逐漸走向富裕的承平時代。

遠處,隻見煙塵滾滾,有緣接近,馬蹄聲、腳步聲、馬嘶聲漸漸傳來,巍峨金黃龍纛緩緩地移動,一百多名禦前帶刀侍衛駐馬而立,隨時準備保護聖駕。

隨著內侍高喊:“恭迎聖駕!”

李綱領著文武大臣趨步向前,等趙構停下來以後,大家站在兩邊,不停地高呼:“恭迎聖駕凱旋歸來。”

趙構翻身下馬,來到眾大臣的麵前,心平氣和地說:“這一年多來眾卿辛苦了!朕感謝各位。”

“上報君王下安黎庶是臣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