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安排好一切軍國大事,收拾好行裝,便騎上戰馬率隊出城,趙構見大臣文武大臣前來送行,他下馬和大家見麵,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拜托各位守好東京,他日必將重謝。”

趙構說完抬頭一看,隻見前麵象征皇帝威嚴大黃色大旗上,鑲嵌著一個醒目的“纛”字,心裏有些不是滋味,本想說點什麼,但又覺得自己禦駕親征,這大旗必須懸掛,這是穩定軍心和鼓舞士氣的不二法門,就在這時,隻見城裏一個人騎著馬衝了出來。

來者便是李綱的長子李儀之,他來到趙構麵前,說:“官家,父親叫我跟著您多加鍛煉,以便將來上陣殺敵。”

“來得好啊!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其實趙構清楚,李綱擔任監國,他怕自己不放心,所以將自己的長子派在趙構身邊,表麵上是鍛煉,實際上是做“人質”。

趙構見此情景暗暗高興,能有李綱這樣忠心耿耿的大臣輔佐,何愁不能戰勝金人呢?

於是他大聲說:“我等就要上前線了,各位大臣都去忙自己的工作,隻有後方穩定前線才能一心抗金。”

眾文武大臣齊聲說:“臣等告退,官家保重。”

趙構辭別眾位大臣,率領大軍一路向西,途中經過開封府、河南府,直奔京兆府而來。

消息傳到潼關。

“官家禦駕親征,官家禦駕親征來了。”李彥仙邊喊邊跑著進了軍帳。

“平叔公,諸位同僚,官家他禦駕親征了。”

軍帳中聽到喊聲,大家紛紛放下手中的工作前來探聽。

“據報官家不顧眾人反對,將軍國大事托付給伯紀公,自己親自率軍前來攻打金軍了,很快就會到達京兆府。”

劉光世說:“好啊!這才是我朝太祖的子孫,隻是我等敗軍之將有何麵目去見官家呢?”

李彥仙說:“都什麼時候了?現在大敵當前,應該團結一致對外,況且勝敗乃兵家常事,官家不會怪罪的,你我趕快率軍前去接應吧!”

“隻能如此了。”

劉光世整頓好隊伍,由信王趙榛留守潼關,李彥仙為前鋒,王德左翼王念經右翼,向京兆府方向趕來。

兩軍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長安外五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稍作休整,趙構便召集眾將領議事。

劉光世見到趙構,拱手說:“官家,臣等有罪,潼關失守給大宋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害得官家禦駕親征,您就治臣等的罪吧!”

“朕知道金人的戰鬥力很強,這次失敗朕不怪你們,說說眼前的情況吧!”

“目前京兆府路經製使唐重戰死,長安被占領,鳳翔隴州已經淪陷。”劉光世說。

“局勢比朕想象的還要嚴重啊!你們都說說接下來該從哪裏著手,才能打敗完顏婁室。”

“依臣愚見,現在完顏婁室正分兵北上,他率領主力進攻鞏州,延安守軍不多,可以從延安動手,這叫先攻弱後攻強,朕意下如何?”

“好啊!這一仗朕打頭陣,其餘按部就班,埋伏在預定地點就行。”

“官家,萬一……”劉光世還要說什麼,就被趙構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