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路遇賢才(下)(2 / 3)

“諾。”

沈和從懷中抱出一定銀子,約有十兩,遞了過去:“掌櫃的,這是十兩銀子,夠了吧?”

“夠了,夠了。”

掌櫃的不敢不接,連忙接過,心中十分感動:瞧人家越王殿下。地位多高,卻是多麼講理、多麼和氣。

四周的百姓也是一陣唏噓:以前傳說越王殿下多麼的賢明,還有點不信,今日一見,卻是信了,處事公正嚴明不說,對咱平頭老百姓還這樣尊重,難得啊。

“好了。”

楊侗搖搖頭:“沈和,咱們回吧。”暴露了身份,這頓飯自然是吃不完了。

“諾。”

沈和領命。

不過,楊侗卻沒有直接出門,而是走向那位公子,一臉歉然地抱一抱拳:“這位公子請了,孤對部下管教無方,讓公子受驚了,這裏,萬請海涵。”

“不敢,不敢。”

那公子末料楊侗如此虛懷若穀,竟當眾向他致歉,心中非常感動,誠惶誠恐道:“今日始見越王殿下賢明,在下深感欽佩,適才有些狂語。還請殿下見諒。”

“嗬嗬,”

楊侗笑著擺擺手:“公子批評得對,確是孤管教部下不力,何罪之有!?對了,不知公子姓甚名誰?聽口音,好像不是河南人氏。”

“是的,”

這位公子忙道:“在下褚遂良,江南錢塘人士。”

褚遂良!

楊侗眼睛一亮:這不是曆史上的唐初名臣嗎,才學可不下房玄齡、杜如晦,尤以書法聞名於世,卻如何會在此處?連忙道:“久聞公子才學淵博、書法卓絕。今日一見,果然是風采不凡。孤素來愛才,遂良若肯屈就,必會重用,如何?”

諸遂良一時有些受寵若驚,此時,他才二十三歲,名聲還不太顯著,卻沒想到越王楊侗竟會聽說過他,趕緊一躬掃地:“榮幸之至。我正是投奔殿下而來”

“太好了。”

楊侗大喜,連忙一拉褚遂良:“走,走,隨孤回宮,咱們把酒暢飲一番。”

褚遂良笑著答應。

當即,一行人揚長而去。

不多時,顯仁宮中,楊侗又與褚遂良擺酒相對,一旁自有宮女侍候著。

“遂良,”

楊侗一臉親切:“恕孤冒昧,天下英豪無數,你怎會想起來投奔孤?”這也算是個小小的考驗。

“回殿下,”褚遂良笑道:“此前,遂良隨家父在金城為官,薛舉舉事之急,近日必有音信,但我觀薛舉殘暴不仁,久之必敗,所以,便想另尋明主。然而,將欲出發時,卻接到了好友如晦兄的書信,他在信中,極力的讚誇殿下,邀我前來共事。我考慮再三,覺得殿下賢達明決,知人善任,而且又掌握東都洛陽,中原之中樞,且又有大義之名,大隋現在雖說是風雨飄搖,但殿下隻要在能從容應對,大隋還是猶有可為,便欣然前來。”

“原來如此。”

楊侗大喜:“看來,孤真是幸運啊,若非如晦,險些錯過了遂良如此大才。來,孤敬你一杯,謝你青睞相看。”

“不敢當。”

褚遂良趕緊舉杯相應。

一時間,兩人邊說邊聊,暢談天下大事,褚遂良才思敏捷,見識不凡,盡展名臣之姿,令楊侗欣喜非常,而楊侗對天下大勢的把握,和一些獨到的看法,也讓褚遂良敬佩不矣。

“殿下,”

正閑聊時,沈和走了過來:“皇普無逸將軍來了,在門外求見。”

“噢!?”

楊侗一愣:來得挺快啊。笑道:“遂良,那咱們就見上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