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 / 3)

天空中,一群群鳥雀驚慌南飛。幾名獵鷹隨後猛追。獵鷹一個俯衝,一隻斑鳩被獵鷹叼住;地麵上,一隻灰兔安逸地啃草。它似乎警覺到輕微響動聲,抬頭張耳諦聽。之後,拔腿就跑。一隻獵鷹猛衝下來叼起灰兔。獵鷹才叼著灰兔起飛,一群獐、麂之類的野獸也在落荒而逃。一隻斑斕猛虎從草叢中一躍而起,撲倒一頭黃羊。正在這時“呼哨”一聲,一隻箭射中猛虎。猛虎狂怒,舍了黃羊,返身撲向的獵手——全身獵裝,右手仍按雕弓,左手仍拉著弓弦的楚襄王。猛虎才騰地躍起,便被從四麵八方飛過來的箭矢射倒。

楚襄王一提坐騎韁繩,縱馬趨近死虎,在死虎身側勒住坐騎,狂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時全身披掛的大臣們也趕了過來:“大王強弓硬弩,箭無虛發,神勇之極啊!”

楚襄王好不得意:“寡人誌在射天下,一隻虎算得了什麼。不過,這射天下麼,總也不能沒有你們的輔佐而僅憑寡人匹馬單槍。如今,該看你們的功夫了!”他仰望天空。但見一群大雁正排成人字從遠處飛來。

楚襄王手指這群大雁:“看誰能把飛在最前的那隻領頭雁給孤王射下來。誰射下來,給誰重獎!”

襄王話音剛落“嗖”的一聲,一臣射出一箭。群臣都知道這是在大王麵前自我表現的最好時機,於是紛紛急射。隻見半空中亂箭紛飛,可惜的是沒有哪隻箭能夠得上大雁的高度。隻引得雁群驚慌,雁陣大亂。

群臣個個神情沮喪:“唉!老啦!這弓箭也不聽使喚啦!”

“平時俺百發百中,可今日……”

“平日你射的是立著不動的死靶子。要是連那都射不準……”

大臣們這時也不忘奚落對方。

楚襄王正要發作,發現一旁的宋玉正在掩口竊笑有些好奇,心道:一隻初出茅廬的皺鷹竟在這時笑話我的大臣,未免太狂妄了,看來得刹刹這小子的銳氣!於是對他說:“宋先生笑什麼呀?莫非你這文縐縐的書生也能……”

宋玉好似胸有成竹地:“啟稟大王,微臣雖是儒生,卻也曾練過騎射。不過,微臣射藝太劣,當了這麼多沙場老將,不便獻醜啊!”

楚襄王一聽:嗬嗬!莫非這小子真有這能耐,那也難得。今天倒要看看!於是將手中的弓箭遞給一內侍:“把寡人的弓箭賜給宋先生一用。”

宋玉雙手接過弓箭,屏氣凝神,開步拉弓。

群大臣先是一驚,繼而冷笑:好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景差這下子麵色微紅,心想;這小子也太不識時務了,這時候哪有你一個文臣說話的份啊!嗬嗬!竟然還真的拿弓箭射大雁了。笑話!這事怎麼收場呢?想要阻止,已是來不及了!

隻見宋玉有板有勢地拉開了手中的弓,這可是大王的弓呢!大王是國內力氣最大的,大王的弓是一般人拉不開的!大家順著宋玉的手向天空望去,隻見先前亂了陣腳的雁群已重新排好了隊形,領頭雁發一聲叫喚,雁群正向遠處飛去。

“嗖!”隻見雁隊尾一隻落單的大雁應弦而落!

群臣望著下墜的大雁驚呼起來:“啊!”

“微臣獻醜了。”大臣們的視線從下墜的大雁身上移到了宋玉身上。隻見宋玉臉不改變,雙手捧著弓,低頭跪在了大王麵前。

6

“報!”一內侍手提落雁來到襄王麵前:“啟奏大王,宋大人射中大雁。請大王驗看!”

楚襄王接過中箭雁,驚詫地:“哎,這一箭恰中細長的咽喉,真神啊!”他欣喜地去護跪著的宋玉:“愛卿請起!”

“不!臣下該死!”宋玉一語驚人。

“什麼?射下大雁已是頭功,罪從何來?”襄王也被宋玉的舉動弄糊塗了。

宋玉低頭答道:“微臣有該死之罪者三:藐視群臣,呈一己之勇,此罪之一;妄開大王之弓,此罪之二;不尊王命,射隊尾之雁,此罪之三!有此三罪,臣下請死!”

宋玉話一出口,群臣為之嘩然!“是呀!是呀!真有這三罪呢!”“這小子自尋死路,怨不得人了!”。

左州侯一向以勇力號於軍中,心想:這下竟讓一個毛頭小子搶了頭功,我今後怎麼在眾人麵前說話呀!又怎麼好去號令三軍呢!是這小子自取其綹,此時不除了他更待何時!於是上前一步:“啟稟大王,宋侍郎言之有理,請大王明判!”

景差見宋玉一箭射下了大雁,原本懸著的心如一塊大石落下。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小子竟自尋死路起來了!再看群臣,大多是幸災樂禍的樣子,更有如子蘭、靳尚者,蠢蠢欲動……於是他腦子裏飛快地轉了起來,想著救宋玉的計策。可就在這時左州侯卻落井下石。來不及多想了!他急急跪下:“啟稟大王!宋玉無意冒犯大王。請……”

“嗬!無意冒犯?”襄王自從見了宋玉,就對這文學侍郎一見鍾情。他心裏清楚,群臣對他讓宋玉當文學侍郎多有不服。本來是想借機看看宋玉的本事,也好在群臣麵前有個說法。當見宋玉真的射下了大雁時,他驚詫的同時感到幾分安慰;當宋玉突然請死時,先是氣憤:好個宋玉,真不視抬舉,別人請功還來不及,竟跑來請死!那好,今天就借此機會磋磋這小子的銳氣!讓他今後能乖乖地聽自己的話,後來,不想真有人想置他於死地!把事情鬧成這樣。見有人來救這小子,心裏好不高興。於是襄王故意板起臉來,對景差說:“宋玉是你舉薦來的,那你就說說他怎麼是無意冒犯呢?”

景差這時得了大王的許可,心裏也平靜了一些,就竭力為宋玉辯護起來:“回大王,至於藐視之詞,臣有不同看法。曆代先王都曾舉辦過多種競技活動,意在舉賢任能。今日群臣之中,很多是舉薦而來的,就是左州侯也是靳尚大人在校場中選拔起來的勇者,大家並沒覺得是藐視了誰。宋玉作為文臣,自薦於大王,大王又得一文武全才,應是可喜可賀之事;大王之弓,乃我大楚神器,大王用之而射天下。今日宋玉用之,乃大王所授,猶如大王授權柄於臣等,宋玉也不為妄開,是授命於王,隻是宋玉侍奉大王日淺,對此不十分清楚而已;說到不尊王命而射下了尾雁一事,臣認為眾臣射箭在前,群雁已驚,宋玉接弓,雁群已遠,眾矢尚不能及而宋玉射之,群臣無過而罪有功之人,天下無此理也!”

“哈哈哈哈!好個大下無此理也!”襄王聽景差這麼一說,高興得不得了,再次去扶宋玉:“宋玉侍郎,寡王恕你無罪,起來吧!”

宋玉順勢站了起來。

襄王將手一揮高聲宣布:“寡人賞宋愛卿與同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