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先生一聲斷喝,
宋玉兩腿發軟,硬生生地停在了自己的座位邊上不敢往下坐。他心裏想啊:壞了,壞了,先生不會放過我了!可他又一轉念:不就學斑鳩叫了會嘛。要是在家裏這不僅根本不算回事兒,爹娘還會在一邊邊看我玩邊笑呢。……先生不會把我怎麼樣吧。
於是,宋玉低著頭,身子轉向先生:“我……我不就是去小便了嘛……”
他邊說邊抬起頭來看先生。
這一看,可把個小宋玉嚇壞了。天啦,幾時見過先生這麼嚇人的臉啊!
“好你個宋玉,小便都快一頓飯的功夫,你那尿是不是流成黃河了?”
“黃河?沒呀,我是見樹上有隻斑鳩叫,就……”宋玉被先生給嚇懵了,脫口說出了實情。
“哈哈哈哈……”學童們終於在沉默中暴發了。
李先生一愣神,“叭”的一聲。手起板落,書屋裏頓時頓時鴉鵲無聲。
“把手伸出來!”先生命令宋玉。
宋玉上下翻弄著一雙小手:“先生,這手……”
“打板子!”先生高叫。
“啊!”宋玉聽說要打板子,嚇出了一身冷汗。他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自從入學以來,自己雖從沒挨過先生的板子,可上次那個最小又最調皮小三子被先生打板子的情形還曆曆在目嘞。小三子那個哭爹喊娘的慘叫聲都快傳到十裏八裏外了,真個是慘不忍睹啊。
宋玉邊驚慌地把小手直往背後藏,邊帶著哭腔求起饒來:“先生,俺……俺下次不,不敢了。”
“宋玉才來幾天,不懂學堂規距,這次就先記下吧。”
原來是師娘從裏屋走了出來。宋玉雖才來幾天,他的乖巧伶俐可惹師娘喜愛了。她聽說先生要打宋玉,就急急忙忙露麵了。
“記下?——那好吧。”其實,先生對這個出類拔萃的學生也是情有獨鍾的。看他那楚楚動人的模樣,他心疼還來不及又哪裏舍得打呀。師娘這一討保,他正好借驢卸磨呢。於是話鋒一轉:“他如果能把剛才上的書背下來,我就饒他這一次”
師娘一聽,為宋玉急了:“他不是一上完新書,就去小解的嘛?叫他……”
“我背,我背!”聽說背書可以免打,宋玉連忙插嘴。他生怕先生反悔,接口就背了起來:“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書屋裏太安靜了,大家都被宋玉悅耳的朗誦聲吸引。先生的臉由陰轉晴了,師娘站在邊上也正心花怒放呢。
夜晚的山村靜得很,隻偶爾能聽到遠處幾聲狗叫。宋家小院裏,宋玉同父母正乘涼。宋玉一個勁兒地纏著父母問這問那。
黑暗的中一聲呼叫“宋大哥好!”打斷了一家人的談話。
先生!宋玉心裏一咯噔:不會吧,先生就來告狀了!小宋玉紮慌了,連忙躲到母親背後。
月光下,先生同宋父說起了宋玉來。
“宋玉以前上過學堂嗎?”
宋父有些驚訝:“沒呀!他剛七歲,不是送到您那裏發蒙的嘛。”
“哦!”李先生感到意外。“是你們做爹娘的教他讀過書吧。”
“沒!我夫妻倆都不識一個字,哪能教他呢?……先生您——是不是這娃子不聽話?”
李先生喜形於色:“才入學堂的娃嘛,不大懂規矩是難免的。不過……”
“完了!完了!”聽到這裏宋玉感到父親的棍子就要落到自己頭上,不由驚得內心嘀咕起來。宋父也有些慌了:“先生,您……”
李先生:“不用慌,我並不是因為上書時他在外麵學斑鳩叫來你家的……”
“他學斑鳩叫?”宋父驚詫了,急切的目光在黑暗中搜尋宋玉。
這時,李先生哈哈大笑起來:“宋大哥!我今天是來向你們道喜的!”
宋父更加摸不著頭腦了:“道喜?我們窮家小戶,哪來什麼喜喲!”李先生一本正經地說:“你們可別小看你那個娃兒呀!”
“我這娃兒究竟怎麼了!”宋父真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和腦了。李先生不緊不慢地說:“宋玉這娃聰明得很嘞。”
他於是就把宋玉白天在學堂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宋玉父母聽後高興高興得不得了。這時宋玉也才把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李先生臨走時說:“有這麼聰明的娃兒,是你們宋家的福氣。今後,不管怎樣,你們都得為他的前途,也為你們全家的命運著想,千萬別讓他停學哇!”
5
書屋裏,孩童們都在搖頭晃腦地朗誦“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
“停”李先生吆喝一聲,同時將尺長的竹板重扣在書案上。
教室裏的讀書聲嘎然而止。
“宋玉,你來解一解《關睢》”。
宋玉站了起來,反背雙手,朗聲說了起來:“在水中小塊陸地上,雌雄睢鳥同聲歌唱。它倆就象熱戀中的情人,傾訴相互愛慕的衷腸。長短不齊的……”
宋玉太聰明了。李先生打心眼兒裏喜愛上這個貌似女娃,聰明伶俐的娃子了。眼看宋玉的功課很快地超過了其他同學,李先生就給他“開小灶”了,於是,宋玉的學識,一日千裏地進步了。
正當宋玉傾注全力攻讀詩書時,不意災禍從天而降:他所在宋國的康王,竟蛇欲吞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