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莫如深進天牢(2 / 3)

原來莫如深是跟張雨辰說的,穆建討了個沒趣,不言語了。

莫如深又對蘭永年和穆建說:“兩位大人,死者確係自殺,我們回去吧!”

三個人先後回到了刑部,對於是否結案的問題起了激烈的爭吵。蘭永年和穆建一致認為必須結案,莫如深堅決反對。

穆建對蘭永年施加了壓力:“皇上下旨讓我們三個衙門協力辦案,以刑部為主。蘭大人,您是主審,該有個定數了。我們二對一,說得過去!”

蘭永年下定了決心:“我決定向皇上複旨,本案就此終結!”

莫如深拗不過他們,氣衝衝地走了。他剛到府門口,文雲孫已經等在門外。

文雲孫迎上前去問:“莫大人,案子怎麼樣了?”

彭超有點喪氣地說:“已經結案了。”

文雲孫血氣方剛,一聽就火了:“什麼?結案了?莫大人,身為欽差,你就是這麼破案的?”

莫如深也憋了一肚子火,沒理文雲孫,繞過他走進了家門。

文雲孫察覺到了一些不尋常的氣氛,彭超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進來再說。

彭超一邊走,一邊解釋:“老三不同意結案,跟蘭永年和穆建大吵了一架。”

文雲孫有些後悔:“我錯怪莫大人了!”

彭超很感慨:“老三不容易!”

進到花廳以後,文雲孫囁嚅著說:“莫——莫大人,是我錯怪你了。我——”

莫如深看了他一眼:“小文,你能不能跟我說句實話?”

文雲孫稍一愣神,說:“你問。”

莫如深問:“你買到的那份考題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你隻花了20兩?為什麼問渠閣賣考題的賬上沒有你的購買記錄?誣陷楊玉貴的那本假賬上為什麼會有你的記錄?你在這個案子裏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你到底想幹什麼?”

文雲孫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我——我——”

彭超問莫如深:“老三,你懷疑小文——應該不會吧?咱們跟小文認識也有四五個年頭了,你還不了解他。”

莫如深使勁兒喝了一大口茶,說:“過去我以為我很了解他,現在看來我根本不了解他。”

彭超說:“老三,你不會相信了顧全的話吧?我覺得那就是他死前胡言亂語的!”

莫如深歎了一口氣:“這個案子從頭到尾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把我一步步吸引進去,實際上我中計了。之後,我們又中了顧全的圈套,把楊玉貴當成了凶手。如果沒有薑天的意外自殺,我們會一直被騙。”

彭超十分驚訝:“線索不都是我們找出來的嗎?怎麼會——難道是——”

莫如深點點頭:“你猜得對,有些線索壓根就是他們硬塞給我們的。”

彭超問:“他們是誰?”

莫如深看了文雲孫一眼,說:“我還不確定。”

彭超也看了文雲孫一眼,突然明白了:“你不會是說小文吧?”

文雲孫說:“我隻想找到童博,我想知道《晚唐風雲錄》的作者到底是不是他。”

彭超有些生氣了:“你就為了一個可能不存在的案子,就讓我們如此大費周章。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

文雲孫也生氣了:“童博已經消失三年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我已經回過信州老家,童博自三年前赴京趕考,再沒有回去過。你覺得這正常嗎?一年前,我發現了《晚唐風雲錄》,我覺得事情有了轉機,可我力量微薄,無法查找。直到莫大人回來,我才看到了希望。我有什麼錯嗎?”

莫如深和彭超都不說話了,羅紅纓從外麵進來了。

她說:“有話好好說。剛才在門外,我都聽到了。小文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反正科場舞弊的案子已經結了,不妨找一下童博。畢竟我們也算有數麵之緣。”

莫如深沉默半晌,說:“我可以找童博,但我等你的答案。”

彭超和羅紅纓都是一愣,看來莫如深還是沒有完全相信文雲孫。

大家悶悶不樂地吃過飯,莫如深喝了一口水,站起來說:“大哥,我們去一趟刑部大牢。”

彭超一邊往外走,一邊問:“去幹什麼?”

莫如深頭也沒回,說:“找童博!”

“找童博?難道童博在監獄嗎?”文雲孫驚詫不已。

羅紅纓勸文雲孫:“你老老實實在府裏等著,深哥自有道理。”

羅紅纓真是越來越了解莫如深了。文雲孫一想,目前沒有別的辦法,隻好靜靜等待了。

來到刑部,莫如深才知道蘭永年已經向皇上交旨,所有人犯包括顧德璋已經全部押入了天牢。

莫如深不住地搖頭,蘭永年偵破案件不在行,推卸責任是一把好手。

他來到了天牢,牢頭自然不願意讓他見顧德璋。他說案件中還有一些細節需要確認,牢頭這才同意了。

莫如深見到了一個不同以往的顧德璋。他身穿囚服,發髻蓬鬆,戴著鐐銬,眼神中的冷酷黯淡了不少,但在某一瞬間仍能射出讓人不寒而栗的光芒。

顧德璋見到莫如深,冷冷地說:“怎麼?莫大人來此看你的勝利成果了。顧某服了,你贏了。你還想怎麼樣?關於案子的事情,到此為止,不要再問了。”

莫如深笑了一下,說:“看來顧大人還知道一些事情。”

顧德璋也笑了:“你可以這麼認為,但我不能多說什麼。這不僅為我,也是為你好。記住,你不可能永遠那麼幸運!”

莫如深笑容突然僵住了。顧德璋的話意味深長,特別耐人尋味。

顧德璋看看莫如深,說:“看來,我的話你是聽進去了。”

莫如深回過神來:“我們聊點別的,比如《晚唐風雲錄》。”

顧德璋愣了一下,慢坐在了凳子上,說:“書的確是我讓人在問渠閣印的——”

莫如深打斷了他:“這些我知道,我是說作者童伯。你不會不認識他吧?”

顧德璋說:“這些與案子有關嗎?”

莫如深說:“難道沒有關係嗎?那三份代筆的試卷是誰寫的?是不是童伯?”

顧德璋不說話了,沉思著什麼。

莫如深質問道:“童伯既有如此才華,為什麼不考科舉,而要幫你代筆作弊?”

顧德璋搖搖頭:“真是什麼都瞞不了你,你怎麼知道童伯是代筆之人?”

“很簡單。”莫如深說,“童伯寫書,由你來印刷,幫你賺錢。從《晚唐風雲錄》來看,童伯頗有才華,既然找人代筆,你又何必舍近求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