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代理梅州知州(3 / 3)

宋慈對莫如深說:“如深,你暫代知州,勢必有很多事務不甚了解。你隻要記住,心裏裝著民生,多從百姓的角度看問題,大體不會出錯。善加任用各級官吏人等,必會事半功倍。萬事決於你一人,則會事倍功半。”

莫如深趕緊施禮:“謹遵宋大人教誨!”

宋慈問:“我給你的書看了沒有?”

莫如深很不好意思,說:“諸事繁忙,隻看過寥寥數頁,確實受益匪淺。我一定會認真拜讀!多謝大人為我作的標注!多謝大人厚賜!”

宋慈很欣慰:“你們好自為之,我就放心了。另外,淨山上的土匪需要妥善處置,他們雖然被迫為匪,但終究擊殺人命,破壞了朝廷法度。處置時不可失之操切,也不可置之不理,你要好好想想。”

莫如深抱拳施禮:“如深記下了!”

趙勝拱手施禮:“多謝莫大人對家父的照應,趙勝感激不盡!”

莫如深急忙還禮:“趙捕頭言重了,舉手之勞。趙捕頭盡管放心,我會多去看望趙老爺子。”

趙勝很感激:“求之不得,多謝莫大人!”

宋慈說:“秉孫,趙捕頭,咱們走吧!”

宋秉孫道別:“如深兄,子龍兄,我們走了。”

兩人還禮道:“慢走!”

馬車慢慢走遠了,鄒子龍對莫如深說:“莫大人,你明白老師的意思嗎?”

莫如深有點懵:“什麼意思?”

鄒子龍說:“老師也送了我一本《洗冤集錄》,也作了標注。你的那本也有標注,這還不明白嗎?”

莫如深還是不清楚:“這說明了什麼?”

鄒子龍搖搖頭,有點失望地說:“莫如深呀莫如深,有時候你很聰明,有時候你偏偏很愚鈍。我是老師目前唯一的入室弟子,你的待遇和我一樣,這說明老師想將你收門下。你不提,難道還要讓他老人家自己提嗎?”

莫如深這才明白了,鄒子龍說得非常有道理,是自己疏忽了。

莫如深非常懊悔:“就是,我怎麼就沒明白呢!”

鄒子龍歎息道:“老師的氣色很不好,此次如不是皇上下詔,他很難來一次梅州。他身體不好,所以才托你為我洗冤。老師最器重你,隻有你才能將他的衣缽傳承下來。”

莫如深問:“那你呢?你不是宋大人的入室弟子嗎?”

鄒子龍有些無奈:“子龍愚鈍,隨老師學習多年,始終不得要旨。我能學到老師的術,卻得不了道。隻有你才行,他對你寄予厚望。”

莫如深沉默了,明白了宋慈的真正用意。

思慮良久,他對鄒子龍說:“忙完這段時間,我親自去一趟廣州府,親口向宋大人提出,你放心吧!”

鄒子龍說:“這就對了,這才是我認識的莫如深!”

莫如深調侃道:“你入門在先,成了我的師兄。你以後不許欺負我。”

鄒子龍接過了他的調侃:“沒事,在老師麵前我壓你一頭,在官場上你壓我一頭,咱們就算扯平了。”

莫如深輕鬆地說:“老鄒啊,不是我說你。你這性格太直來直去了,如此不知變通,何以為民請命。不過,我說的也不完全對,關鍵時刻你知道裝瘋,還——”

他沒好意思說鄒子龍為了活下來吃自己排泄物的事情。

鄒子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有點生氣了:“莫如深,你再提這件事,我就跟你絕交!”

說完,他回頭就走。

莫如深急忙在後麵追趕:“老鄒,我沒別的意思,也不會瞧不起你,反而很佩服你,有我心中——”

鄒子龍突然轉回身,莫如深急忙停住腳步,嚇了一大跳。他看著鄒子龍嚴肅的臉,沒敢說話。

鄒子龍認真地說:“我不管你是怎麼想的,今後不許再提!”

莫如深滿臉陪笑:“行,聽你的。”

兩人並肩而行,走向了城內。

接下來的一個月,莫如深很忙。公田法被廢除了,土地複歸農民,可以自行耕種,不再統一管理。

莫如深命令各縣張貼告示,將廢除公田法的事情告之天下。百姓看到告示後,拍手稱快。

他給朝廷上了奏折,請求免除梅州三年的賦稅錢糧以恢複凋敝的民生。半個月後,朝廷的旨意下來了,免除梅州五年的賦稅錢糧。莫如深正式擔任了梅州知州,李安剛了成了正式的梅州同知。

他下令禁止民間私設公堂,廢除保長、大保長及保正的特權,查究尚未到案的地方惡霸,將刑獄審判的權力重新收歸朝廷。

劉宅爆炸後,莫如深帶人清理了劉宅的廢墟,發現了大量金銀,全部收歸國庫,登記在冊。用這些金銀給倍受貪腐官員迫害的百姓發放補償,做到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所有官員退還了府衙配備的住宅,莫如深命令將所有退還的住宅按照市價竟賣,竟賣所得全部充實國庫。他留出一部分錢,用於安置官吏的住處,能住衙屬辦公的官吏一律住在衙屬。

不過半年有餘,街市繁榮起來,百姓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梅州百姓有口皆碑,為莫如深送了萬民傘。

有一天早上,莫如深走出大門。街道兩旁聚集著大量百姓,跪謝莫如深的大恩大德。

莫如深實在不習慣這麼多人跪拜自己,隻有自己也下跪,他們才能起來。百姓誠惶誠恐,急忙把莫如深扶起來。此刻,他突然找到了為官的意義。

楊峰正式擔任了州衙的師爺,與莫如深的相處中,他對於治理民生有了新的見解。他自認才氣不足以中進士,放棄了科考,決心輔助莫如深治理民政。

彭超擔任了州衙的捕頭,幹起了老本行。

羅紅纓與莫如深一起搬進了州衙,住在了後衙,每天與他一起奔波。

李安剛成了莫如深的得力助手,在州衙和司理院的共同努力下,很多民間冤案和多年積案得以偵破。然而積重難返,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賈似誠伏法,其家屬沒臉繼續待在梅州,回京投親去了。莫如深知道他們投奔的是賈似道,如此一來,自己與賈似道的仇怨更進了一步。

前後忙碌了近八個月,諸事順遂,隻有一件事尚未辦理妥當。淨山上的肖玉良終究是個大隱患,讓莫如深非常為難。

肖玉良本性不壞,然被迫為匪,擊殺了十幾個惡霸及貪官。如果自己緝捕了肖玉良,則違背了良心。如果不緝捕肖玉良,自己又未能履行職責。

這幾天,在楊峰的協助下整理了州衙的庫檔,莫如深親眼看到了朝廷征兵的通知。

幾經思量,他決定親自上一趟淨山,見一下肖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