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首童謠(1 / 3)

莫如深和羅紅纓急匆匆趕回府裏,幸而大家安然無恙。不僅是當夜,在接下來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曹守仁或沐晉陽都沒出現過。

莫如深設計的防禦電網從來沒響過,也沒有電到任何人,除了偶有被電暈的鳥兒和小貓。

這樣的結果最好,他根本不想傷害任何人,用這樣的一種辦法,隻是不得已而為之。

沒有被騷擾過,大家逐漸放鬆了警惕。莫如深警告大家,平靜並不意味著安全。晚上的時候他們依然會把線接在發電機上。

羅紅纓去過李家村幾次,與文雲孫和梁二溝通事情的進度。文雲孫告訴羅紅纓一切正常進行。

這一天中午,莫如深下值,走在回家吃飯的路上。他見到路邊有幾個孩童,一邊玩耍一邊唱著一首歌謠。

“老爺閉眼一句話,農夫辛勤食無飽。屯田謀私遺禍大,可惜皇上不知曉……”

從路旁院內出來一個女人,製止了孩子們:“別亂唱!小心惹禍!”說完,她驅散了孩子們。

莫如深聽了卻很受用,不經意間露出了微笑。

回到府裏,大家都在飯桌上談起了童謠的事情。以此看來,童謠已經傳遍了京城。

彭超很興奮:“這就是民心民意,不可阻擋。”

鄒子龍冷冷地說:“唱了民謠又能怎麼樣?難道還能把那些貪官唱死?”

彭超不同意他的說法:“子龍,你這麼說就不對了。說出來,總比不說強,何況還是從眾多孩子的口中說出來。”

秦斌說:“我同意彭大哥的看法,但我認為這首歌謠寥寥二十餘字把屯田謀私的結果揭示得非常深刻,絕非尋常百姓所為。”

莫如深和羅紅纓相視一笑,沒有說話。

鄒子龍察覺到他們兩人的表情有點怪,問:“莫大人,這件事不會與你有關吧?”

莫如深微微一笑:“我寫不出這樣的童謠來,怎麼會與我有關?”

鄒子龍不信:“你們二人的表情如此奇怪,卻是為何?”

彭超調侃起了鄒子龍:“你整天看屍體,什麼時候學會看活人的表情了?”

大家哄堂大笑,這個話題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實童謠就是文雲孫寫的,他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與梁二父子一起把童謠教給京郊城鄉之間的兒童傳唱。目前,這首童謠已經傳遍京城內外。

莫如深不想告訴大家,隻是不想讓他們擔心,人多嘴雜,以免節外生枝。

此刻的皇宮大內,宋理宗趙昀正在與身邊的太監徐海說話。

宋理宗問:“徐海,今日你到街市上走了一趟,有什麼新鮮的事情說與朕聽一聽。”

徐海細聲細氣地說:“禦史中丞於廣泉新納了一房小妾,小妾才16歲。真是老牛吃嫩草,人老心不老!”說完,他笑了起來。

宋理宗微笑道:“這個於廣泉都70多歲了,比朕還大十餘歲。朕都已十餘年沒有納妃了,他還想老樹發新芽。”

“誰說不是呢!”徐海掩口而笑。

“還有什麼?”宋理宗撚了撚胡子問道。

徐海趕忙回話:“刑部尚書蘭永年的兒子因為一個青樓女子與人鬥毆,被抓進了臨安府。蘭大人希望範東麟通融一下,範東麟表麵上沒有拒絕,卻還是把宋公子關了兩天。蘭大人氣壞了。”

宋理宗點點頭說:“範東麟倒也公正。”

徐海說:“朝中的大人們覺得他不通人情,死板得很。”

宋理宗捋了一下頷下的胡須說:“死板也有死板的用途。”

徐海趕忙說道:“物盡其用,人盡其材,我主萬歲是千古聖君!”

徐海的馬屁拍得不錯,宋理宗覺得很受用,指著他說:“你這張嘴呀!”

徐海很認真地說:“奴才隻是實話實說,並無半點虛言!”

宋理宗製止了他:“行了,徐海。還有什麼?朕想聽點新鮮的。成天都是王公大臣家的風花雪月之事,聽來令人厭煩!”

徐海有點為難,說:“新鮮事倒是有,但奴才不敢講。”

宋理宗來了興趣:“盡管說來,朕恕你無罪!”

徐海倒也沒有太緊張,這是他們二人平時說話常用的套路。排除自己可能麵臨的危險成了他的習慣,甚至本能。

徐海七歲入宮,當了30多年太監,陪王伴駕也有近20年,對於伴君如伴虎有著深刻的理解。

聽到皇上恕他無罪,徐海這才開了口:“京城街市之上流傳著一首童謠,似乎與屯田有關。”

一心聽故事作為消遣的宋理宗坐直了身子,說:“與屯田有關?”

徐海回話:“正是。”

宋理宗一指他:“速速講來!”

徐海說:“童謠的內容是老爺閉眼一句話,農夫辛勤食無飽。屯田謀私遺禍大,可惜……可惜……”

宋理宗急了:“可惜什麼?”

徐海緊張起來:“奴才不敢講!”

宋理宗加重了語氣:“朕是一國之君,金口玉言,既然說過恕你無罪,便是無罪。速速講來,否則朕將治你欺君之罪。”

徐海急忙跪倒磕頭:“奴才一定實話實說,不敢欺瞞!”

宋理宗厲聲道:“講!”

徐海調節了一下氣息,說:“可惜皇上不知曉。”

說完,他非常緊張地看著皇上的臉色。

宋理宗自言自語地說:“老爺閉眼一句話,農夫辛勤食無飽。屯田謀私遺禍大,可惜皇上不知曉。可惜皇上不知曉——”

宋理宗情緒越來越激動,喘氣的聲音清晰可聞。徐海嚇得大氣都不敢出,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突然,宋理宗大喝一聲,把書案上的筆硯打翻在地。硯台與地麵接觸的瞬間,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摔成了三瓣。

徐海磕頭如搗蒜:“奴才該死!奴才失言,奴才罪該萬死!”

宋理宗喝道:“你起來,此事與你無關!立即傳六部尚書、侍郎及大學士上殿議事!”

徐海聲音顫抖著答了一聲:“嗻!”如釋重負般地跑出了上書房。

半個時辰後,宰相及各部主要官員齊集大殿。上午下朝至今不到兩個時辰,皇上又一次召見,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大家麵麵相覷。

客觀地說,宋理宗算不上一個明君,是個庸君。無論他如何昏庸,也不想祖宗傳下來的江山毀在自己手上。

見大臣們都到齊了,宋理宗強壓怒火,站起來踱著步說:“老爺閉眼一句話,農夫辛勤食無飽。屯田謀私遺禍大,可惜皇上不知曉。”

大臣們露出驚愕之色,因為他們中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這首兒歌,隻是沒敢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