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與宋慈聊天(2 / 3)

能接受自己偶像的親自點撥,莫如深非常激動。一來他真感興趣,二來學會了驗屍技能後,再勘查現場,就更有效了。

宋慈叫來了手下的捕頭趙勝和另外一個年輕人鄒子龍,趙勝打著燈籠在頭前引路,他們來到了殮屍房。

對於每一具屍體,宋慈都沒有先行作任何判斷,先問鄒子龍,再問莫如深,最後才說明自己的判斷。說來說去,說到了項儀的屍體。

鄒子龍說:“中毒的症狀很明顯,這就是知州項儀,白天的時候不是已經驗過了嗎?”

宋慈問:“他是怎麼中的毒?”

鄒子龍不假思索:“現場發現了喝剩的半杯茶和一個鶴頂紅瓶子,他顯然是服毒自盡的。”

宋慈對他的答案早有所料,並不意外,轉頭問莫如深:“如深,你認為呢?”

從莫如深到如深,宋慈難掩對他的喜愛。

莫如深思考了一下,說:“鶴頂紅和砒霜中毒症狀相同,如果是口服的,一般會有嘔吐物,但項儀口中沒有嘔吐物,也沒有掙紮過。由於中毒死者會產生胃部不適,會出現嘔吐,咬嘴唇,甚至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我推斷他中毒後很快陷入了昏迷,所以沒有掙紮過。”

鄒子龍不服,用銀針刺入了項儀的咽部,銀針變黑了。他又拿出一根銀針,刺入了項儀的胃部,銀針也變黑了,但顏色較淺。

鄒子龍說:“如果他不是服毒死的,胃部怎麼會變黑?”

莫如深反問道:“為什麼胃部的顏色比較淺呢?”

鄒子龍不屑地說:“這說明毒物進入胃部的較少,僅此而已。”

莫如深感歎了一聲:“可惜不能進行解剖,否則割開咽部就能確定鶴頂紅的溶解和消化程度。”

鄒子龍嗬嗬一笑:“割開?大宋刑律根本不允許這種行為,否則我們怎麼向死者家屬交待?”

宋慈聽進去了,問:“你是說在你們那個時代,可以對屍體進行解剖來確定死因和證據。”

莫如深施了一禮:“正是。凡刑事案件必須進行屍檢。”

宋慈很讚賞地點點頭:“如此一來,在死因判斷上就更準確了。”

莫如深說:“隻從外部觀察在我們的時代叫做屍表檢驗,我們的法醫會把人的頭顱、胸腔、腹腔、甚至肌肉層打開作全方位的科學檢驗,確認死因是會準確一些。”

大家聽了很新奇,鄒子奇說:“說那麼多沒用,死者全身沒有傷口,包括發髻裏,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莫如深說:“一般來說,毒物可以由消化係統進入,比如口服導致中毒的毒物。還有通過肌肉或血液進入身體的毒藥,比如刺破皮膚導致中毒的毒物。如果沒有嘔吐物,也可能是通過肌肉或血液中毒的。”

宋慈很讚賞地點點頭:“言之有理!”

鄒子龍很不服氣,他覺得自己跟了宋慈這麼長時間,難道還不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子。

他提問道:“為什麼渾身上下沒有傷口?”

莫如深不說話,檢查了項儀全身的皮膚,沒有任何發現。他懷疑自己想得不對,可能項儀真是自殺的。

正在這時,他發現死者右耳裏有一小根蛆蟲,細如絲線。他用鑷子把那條小蛆蟲夾了起來,宋慈和鄒子龍都看見了。宋慈明白了,但沒有說話。

莫如深說:“右耳孔內有蛆蟲爬出,說明耳朵內部有傷口。”宋慈點頭稱是。

莫如深找了一塊磁石,把鑷子在上麵磨了一會兒。他用鑷子試著吸了一下小鐵釘,果然鑷子帶了磁力。他慢慢把鑷子的頭,伸入了屍體的右耳道裏。

過了一會兒,果然從右耳道裏拔出了一根針,通體烏黑,上麵還沾著血。

趙勝驚訝地說道:“果然有東西。”

鄒子龍無話可說了,宋慈不住地點頭:“後生可畏!這根針刺入了腦中,項儀立即昏迷,所以沒有掙紮,然後毒針上的毒性蔓延全身。”

鄒子龍問:“那鶴頂紅呢?”

宋慈說:“項儀中毒針昏迷,鶴頂紅是凶手灌毒所致。如果是灌毒,在項儀牙關沒有打開的情況下凶手必須撬開項儀的牙齒,下巴的皮膚上可能會有輕微的淤青。怎麼檢驗出來?”

鄒子龍很熟悉,他邊做邊說:“有可疑處,先將水灑濕,後將蔥白拍碎令開,塗痕處,以醋蘸紙蓋上,候一時久除去,以水洗,其痕即見。”

“還不錯,你總算有所長。”宋慈點點頭,“我們先行離去,一個時辰後你再來。趙捕頭,你親自看守,不得有誤。”

趙勝抱拳拱手:“是,大人。”宋慈帶著鄒子龍和莫如深離開了。

回到客廳,宋慈幫他們正式介紹了一下。

鄒子龍原本是個孤兒,機緣巧合娶了自己喜歡的姑娘。從此他發憤圖強,想學習斷案驗屍的技巧,以宋慈為榜樣,希望有朝一日做一個像宋慈一樣的提刑官。

多次求宋慈,但都被宋慈拒絕了,因為他無意收徒。後來鄒子龍不幸卷入了一個案子裏,宋慈查明了真相,找出了真凶,救了鄒子龍。

宋慈經不住他苦苦哀求,經過一係列考驗之後收下了這個徒弟。鄒子龍學習認真,但急於表現,常常會有一些失誤,宋慈總是放不下心。

宋慈希望莫如深和鄒子龍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讓他們今後多交流。

一個時辰後,趙勝回來稟報項儀的下頜和脖頸處果然出現了淤青,確實曾經被人單手掐住喉嚨,可能被灌了毒。項儀確實不是自殺的,但這個案子也隻能暫時掛起來了。

莫如深要回青竹縣了,宋慈叮囑他:“你認為有疑問的地方一定要多方查證,不要輕易放過。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你要記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你也要明白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經過幾天相處,宋慈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從內心往外尊敬和喜歡宋慈,也感恩他的教誨。

幾個月過去了,他所思考的問題依然沒有找到答案,然而青竹縣迎來了新知縣。

新知縣名叫何九龍,官威很大,看起來不好相處。何九龍對莫如深很客氣,這一點很奇怪,他百思不得其解。

何九龍除了上任,還給莫如深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莫如深被調任信州司理參軍,仍然主管刑獄和治安。官職由從九品提升為從八品,跳過了九品,連升了兩級。

莫如深收拾停當,準備上任了。他答應吳正清照顧吳瀚,所以想把吳瀚帶著一起上任。

可是,吳瀚已經拜羅紅纓為師了,他舍不得離開羅紅纓,另外他還需要向羅紅纓學武功。其實最好的辦法是他們三個一起上任,可是莫如深有點說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