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子半個月不曾相見,此時此刻顯得神采奕奕,顯然是為官府成立教諭司並且聘請自己為總教諭而感到高興了。
“李夫子,在下曾經讓您老人家起草關於官學的草案,不知道近日可是有結果了嗎?”韓明瑜先開口問了道。
李夫子哈哈笑了笑,說道:“老夫早就擬定妥當了,隻是這些日子韓使君你忙碌著剿匪之事,所以不曾前來叨擾。如今韓使君要成立教諭司,老夫就知道時機到了。”
韓明瑜說道:“李夫子果然是有心之人呀。那起草的剛要,您老人家直接拿給李旭中,與他相信探討一番,若沒有什麼大的問題,月底之前就開始籌辦官學吧。”
李夫子聽了這話,心中更是高興起來。如今已經是七月中旬了,月底之前也不過十來天的時間,韓明瑜還真是說做就做的人啊!
“有韓使君這樣熱衷宣揚孝悌癢序的領袖,光化軍的風化一定日益改善,民可安生樂業,軍可忠義報國,不可不謂是一樁大事呀!”李夫子連連的讚歎道。
“李夫子言過了,在下其實也喜好讀書。讀書使人進步,這句話總是不會錯的。我的想法就是希望通過讀書教育,讓我們光化軍的老百姓素質上有所改善。人民素質提高,那就意味著精神層麵的提高,不僅大大有利於我們官府的管理,也能讓這個光化軍社會和諧起來。”韓明瑜娓娓的說道。
“韓使君果然是有見識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人們明白仁義道德的道理,正如孔夫子所期待的大同世界。當人們都有了崇高的精神觀念,相互之間友好遵禮,那國家就可以上下同心了。”李夫子緩緩的說道。
“嗬嗬,”韓明瑜笑了笑,說道,“希望能早日實現這個宏遠吧。”
其實他之所以提倡教育,提高民眾素質是一點,更重要的還是希望能對自己的統治提供幫助。古代的課本可都是框框條條,教導讀書人如何忠君、如何守禮。這樣的人才雖然比較刻板,但是好控製,不會動不動就鬧出什麼革命、民主之類的思想。
至於孔聖人的大同世界,幾個朝代更替,再加上幾十代儒家夫子們的努力,到現在依然不見任何成效,隻能說明大同世界是不可能適應人類社會的。
韓明瑜與李夫子談完話之後,就帶著李夫子到街上轉了轉,讓李夫子來挑選官學的地址。李夫子是一個老學究,對於這些章法禮節上的事情自然比韓明瑜要懂得多,因此與其自己去挑選官學地址,還不如讓李夫子去挑,免得到時候教學環境不好,這些讀書人、教書人都要鬧。
最終,李夫子在製置使府衙門隔了兩條街的一個巷子裏,找到一處清靜的宅院。
這個宅院看上去也是無主之屋,於是韓明瑜就派人將這個屋子征用了,貼上官府的條子,隻等李夫子把一切都版妥當之後,就可以直接搬進去開始辦學了。
--
李夫子的教學計劃顯然是十分充分的,教了幾十年書的人了,這點經驗自然是十分充足的。他知道官府現在困難,因此並沒有多難為官府有物有錢什麼的,但凡能自己解決的,就盡量自己去做了。
他號召了以前縣學的教學先生,一同再次出來主持官學。
如今光化軍趨於安定,那些教學先生在家裏也閑其無事,自然都紛紛響應了李夫子的行動。他們聚集在一起先商討了一番,李夫子將自己的辦學計劃描述了一下。當然這個計劃是在獲得李旭中認可之後才拿出來的。
李夫子大致的辦學方針與以前一樣,反正縣學的那一套綱紀是標準綱紀,什麼時候用都不過時。
唯一的區分,那就是李夫子為了尊重韓明瑜的要求,對入學的門檻降低了不少,同時因為光化軍老百姓遭受重大損失之後都沒什麼錢,暫定減免一個學年的學費。
這減免的學費自然是官府和官學共同承擔,官府負責教師的俸祿,而教師則從俸祿裏麵購買教學書本、桌椅等物資。當然,一般縣學還要負責學生們的早膳和午膳,這錢也得由教師們自己來承擔了。
至於一年之後,那再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奪學費問題。
新官學雖然是七月底開始籌辦,但最快開始招生開課,最快也得等到九月份之後。前期準備工作比較複雜,很多事情都要做,兩個月的時間也不知道能不能辦好。總之韓明瑜將這些事情全權交給李夫子來負責,李夫子有什麼需要的,則隻需向李旭中申請就可以了。
八月初的一天,李小魚終於與黑商隊再次取得聯係,這次自然是黑商隊主動找上門來了。她立刻找到韓明瑜,將這件事興致勃勃的彙報了一下。
在官衙大堂上,韓明瑜向李小魚問了道:“這次他們來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