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東京夢華(2 / 2)

而再過百年之後,大宋的風流皇帝宋徽宗與東京名妓李師師,也會常在此相會。劉旭記得小時候看《水滸傳》,裏麵就曾多次提到此樓。

樊樓的名氣在汴梁,乃至整個大宋都是大得很。

走進樊樓,雖還未至晚上客流的最高峰期,但此時樊樓裏已是人聲鼎沸。

一個打扮精幹的店夥計見劉旭和徐錦兒進來,忙迎了上來,微笑著問過了劉旭二人是來就餐還是住宿,有沒有預定桌位之後,便把劉旭和徐錦兒領到東樓的一個臨窗雅座。

“客官想要吃點什麼?”

“這兒有什麼精致點的菜?”

那店夥計立時便如說相聲般一連溜的說了幾十種菜品。也真難為他了,此時的汴梁酒樓還沒有菜單一說,都是要靠店夥計記住報給客人的。這酒樓的店夥計沒點機靈勁兒是不行的。

此時的店夥計不但要能做相聲演員,而且也要能做雜技演員。有時店夥計上菜時,要把十幾盤菜從兩手手指尖一直擺到到肩膀上,一起端上來,還一滴菜汁都不濺出,當真是有演雜技的潛力。

劉旭聽那店夥計說的菜品,竟然天南地北的菜品都有。當下劉旭點了幾樣江南樣式的清淡菜肴,又要了一壺竹葉青老酒。

......

窗外天已漸黑,禦街上的人卻越來越多了起來。四處漸次亮起一盞盞明燈,各家館閣的絲竹聲也逐漸想起,禦街上又迎來了一天最喧囂熱鬧的夜晚。

幾樣精致的江南菜肴端了上了。

倒酒入杯,劉旭和徐錦兒就著窗外的繁華和風|流,小酌起來。

杯中正宗的竹葉青酒,酒液碧綠,品之爽口,清涼幽香,令二人讚不絕口。

竹葉青酒是大宋名氣最大,也是最為流行的美酒之一,在汴梁尤其流行。

要說這竹葉青酒在從大唐以來,在北方可算最為知名的美酒。一代女皇武則天對竹葉青就甚是喜愛,每飲必有竹葉青,為此還賦詩:“山窗遊玉女,潤戶對瓊峰。岩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鬆。”從此竹葉青酒盛行於大唐。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品此酒後,更是有詩雲:“甕頭竹葉經春熟,階底薔薇入夏開”,可見此酒之影響力。

劉旭來到大宋後,大部分時候是喝自家的燒酒,此時飲這竹葉青,倒覺別有一番風味。

此時的樊樓已是上客的高峰,樓內各處客滿為患,歌妓們的表演也開始了。絲竹聲聲,歌音渺渺,當真是道不盡的繁華風|流。

劉旭和徐錦兒用過餐,打算再去聞名已久的馬行街轉轉,來了這裏,那些聞名已久的地方,總得都去看看。

喊過店夥計,付過酒資,一桌簡單的酒菜竟要六貫錢,劉旭不禁為樊樓的物價之高咂舌。這樊樓一天的收入,估計能抵得上許多酒樓一年的收入了。

都說汴梁物價高,“汴梁居,大不易”,劉旭現在總算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

也不知道自己積攢的那點家底在汴梁能夠生活多久,劉旭感歎道!

劉旭拿出銀兩付過酒資,和徐錦兒從樊樓出來一路閑逛,順便打聽馬行街的所在。

汴梁人自是人人知道馬行街的所在,二人很快便打聽到馬行街的所在。

馬行街離得樊樓不算遠,二人安步當車,不久便到了。

汴梁的馬行街,位於封丘門裏,南起潘樓街土市子,北抵外城的新封丘門,長約三十裏。

街上遍地勾欄瓦子,娛樂場所紮堆,晚上燈火通明,是汴梁城最熱鬧的大街之一。據說這裏一到晚上,油燈通明,直到天亮,天天如此,而蚊蟲惡油,是以這條街從沒有蚊蟲,所以又叫無蚊一條街。

劉旭和徐錦兒來到馬行街時,這裏早已是燈火通明,人流熙熙。各色酒樓茶肆、勾欄瓦子,都已是人滿為患,大街上也都是些賣各色吃食玩物的、雜耍說書的,好不熱鬧。

劉旭和徐錦兒也好好感受了一番汴梁人的豐富多彩的夜生活。

ps:從這一章開始,算是正式進入vip章節,前麵的vip章節都已解禁。山河第一次寫書,雖然能力有限,但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把書寫好,也謝謝各位親們的支持。哪怕您的一個小小訂閱,也將會給我莫大的鼓勵,山河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