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盛對於悟心和尚的迂腐實在是有點無語。這個什麼朱斕明顯是腦子有病,也難為他居然能將這個瘋子牽住這麼久在這裏聽他講禪。
“送到衙門去。這人不管瘋不瘋,意圖謀殺,都觸犯了大宋律法。縱虎歸山殊為不智,和尚你就不要勸了。”李鴻盛對於這種心理扭曲的人沒有什麼好感,不顧悟心的勸阻,直接讓護衛送去衙門,“悟心法師,你也太迂腐了。這人就是個瘋子,你還跟他講什麼禪。”
“阿彌陀佛,世人皆有佛心,頓悟即可成佛。”眼看無法阻止李鴻盛的行為,李鴻盛也明顯不像朱斕那般好“忽悠”,悟心隻好兩手合十,“李施主,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貧僧在此替悟明師弟謝過。”
悟明大概就是那個叫王琦的獵戶吧?李鴻盛頗為好奇:“一個獵戶莫名其妙跑來當什麼和尚?”當然這話不能當麵問出來,不然就顯得太失禮了。他大大咧咧地一揮手:“法師不必客氣。家慈頗為信奉此地菩薩,還望法師以後多加照應。”不管自己信不信,至少王氏是深信不疑的,跟這些和尚打好關係倒也有些必要。
“佛曰眾生平等。無論李施主對本寺有恩與否,凡有香客來本寺,絕無招待不周的情況。請施主放心。”悟心和尚很有眼力勁兒,眼看李鴻盛跟著母親過來上香,卻不去正殿,而是到處亂跑,想來就知道李鴻盛並不信佛,於是頗有禮貌地邀請李鴻盛參觀一下寒山寺,他來引路。
在後世,導遊一般都是導購,難得有純玩的,對於那些景點基本都是一知半解,老是慫恿遊客購物。如今有個正正經經的和尚帶著自己逛寺廟,還是個住持,李鴻盛頓時就提起了興趣。
盡管寒山寺不大,景點倒是不少,一路上悟心說東說西,把寒山寺建寺以來的曆史給說了個遍,李鴻盛倒也聽得津津有味。
“本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寒山祖師和拾得祖師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方改名為寒山寺。拾得祖師後來還遠渡重洋,到一衣帶水的東鄰倭國傳道,在倭國建立了拾得寺。這等不畏艱險、蹈海東行、宣揚佛法的行為,真是眾僧的典範啊。”一圈逛完,坐到了方丈內休息,一杯清茶放在麵前,悟心如此感慨道。
李鴻盛對此嗤之以鼻。佛法,不僅是個外來宗教,而且用軟刀子閹割了華夏民族的血氣,讓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不僅如此,和尚不僅無需繳納賦稅、不必服勞役,有些心術不正的還借機壟斷良田,大肆購買仆役,完全看不出什麼“眾生平等”的思想,就是社會發展的毒瘤。而且倭國那是什麼地方?說起來是“一衣帶水”,其實就是“衣冠禽獸”。
耶,等等!剛剛想到什麼了?
佛教不是個好東西!倭國也不是個好東西!
那為什麼不在倭國多多宣揚佛教呢?
李鴻盛頓時興奮起來:日本那叫一個地少人多啊,若是佛教再在那裏興盛起來,倭人都去供養寺廟,那糧食產量就更少了。日本如今雖然也有佛教,可是那些佛教基本上和本土神社相結合,到最後偏離了佛教的基本方向,甚至成為了武士道的發展根源。李鴻盛突然覺得自己身上有一種沉重的使命感:倭國人是多麼的可悲啊!自己一定要盡力將他們拉回到正道上來。
想到這裏,李鴻盛“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對悟心說道:“法師,如今倭國的佛法已經偏離了正道,李某對此也是深感痛心啊。若是李某提供經費,不知法師是否願意前往倭國宣揚正宗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