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李氏溫度(2 / 2)

看著皇帝已經相信了氣壓對沸點的影響,具體的原因她也懶得解釋,這時代的科學水平太低,那種高深的知識,說出來別人隻會當她在講天書,於是站出來說道:“女兒以為,溫度為新的度量衡,天下當使用統一之度量單位。水為生命之源,溫度可以純淨水之冰點與沸點為參照。隻是此度量還未正式命名,此溫度計全賴父親支持才得以造出,請父親為之命名。”

純淨水的概念,李治看了李月前陣子寫出的那篇文章也能理解,覺得這也算是可以彰顯大一統的政治事件,應該要慎重,對李月送上的馬屁他隻是無奈地笑了笑,點了點頭,“善,此事事關重大,明日與朝臣們商議後再決定。”

涉及朝政了,李月也懶得再開口,“對了,父親可曾記得大非川之敗。”

這是李治生平遭受的最大的失敗,這兩年他可沒少因為此事和旱災受到臣子們的指責,他的臉頓時就垮了下去。

李月不管那麼多,自顧自地說道:“高原之上氣壓低,空氣稀薄,氧氣亦少,我大唐的兒郎們們不適應,戰敗也有這方麵的原因吧。”

李治的臉色這才好看了些,點了點,“有理。”

“父親若是想要將吐蕃滅國,則須考慮如何讓將士們適應高原稀薄的空氣。”

一旁的武後好半天沒插嘴,這時聽李月說什麼將吐蕃滅國,馬上打斷了她的話,“休得胡言,軍國大事豈是你能妄議的,那吐蕃空氣稀薄,還有瘴癘,便是滅了又如何占得。”

李治和李月聞言都歎了口氣,不再提這事,此時的吐蕃已經成了氣候,要滅掉真的很難。

這事說起來還是要怪李世民,嫁個文成公主也就算了,那麼多工匠送去陪嫁居然也放行,吐蕃不單是因為幾個工匠變強,鬆讚幹布這個人傑才是吐蕃強大的根本,不過那些大唐的工匠門也大大提高了吐蕃的生產能力讓吐蕃變強不少,李世民把吐蕃這種白眼狼國家養強了給自己的兒孫們添堵是鬧哪樣。

第二天,群臣沒費多大功夫便按照李月的意見決定了溫度這個新單位的標準,爭論了一小會後,將這種以水的冰點和沸點為參照的溫度單位體係,命名為李氏溫度,這個名字拍馬屁的成分居多。

李月也不在意,管他是李氏度還是攝氏度,名字而已是什麼都無所謂。

這一結果一經公布,引起的議論更是廣泛,大氣壓和溫度這兩個新概念也隨之迅速傳開,更加深入人心。

同時,溫度計馬上也成為了搶手貨,最初的六隻溫度計,帝後合計得到一隻,太醫院得到兩隻,剩下的李月的兄長們討要她卻沒給,隻承諾下一批造出的會給他們一隻。

不過李月的好心卻沒有得到太醫院那幫老頭子的認可,他們明麵上接受了李月贈送的溫度計,卻壓根沒有用心去學用法,把溫度計束之高閣便不管了。

可憐李月還曾費盡心思要造出有縮口的醫用溫度計為他們服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