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李月所想,武後對她把上官婉兒接到自己的寢殿去並沒有感到不悅,反倒是對上官婉兒的才華有不小的興趣。
見識過上官婉兒的才華之後,李弘和李賢都對這個和自己妹妹一樣大的小女孩產生了興趣,就差沒明著找李月要人了,當然他們也知道,從來隻有李月從他們手上搶東西,屬於李月的,他們無論如何是別想搶到手的。
上官小蘿莉對呆在李月身邊也沒有感到不適,在李月那裏,她享受著半個貴人的待遇基本不用幹活,想讀什麼書都可以,遇到不懂的問題,還有大把的飽學之士為她解惑,對這樣一位勤奮好學的小天才來說,李月身邊無疑是天堂。
入夏之後,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放大倍數100倍的顯微鏡終於在工匠們的努力下研製成功。
雖然還有些模糊,不過已經能勉強看清一些植物的細胞組織,當然,離看清細菌還有很大的距離,要清晰地分辨出細胞壁和細胞核更是需要不知多少年的改進。
而更高倍數的顯微鏡,依舊處卡在製造磨製鏡片的工具這一關。
不過,這一發現還是讓李月欣喜若狂,顯微鏡的出現無疑會可以直接將生物學研究引入微觀領域,意義非凡。
讓李月失望的是,多數人對這一重大發現卻沒有表現出什麼熱情。
“月兒,這草木確實是由細小的網格一般的事物組成,發現這什麼細胞,有何用?”李治興致勃勃地看完一塊植物組織切片後,突然丟出了這麼一個問題。
“現在自然無用,顯微鏡隻是起步,日後,隨著工匠的技藝提升,能將事物放得更大,那時便可知萬物生長之理,可以借助此物,或許還可以知疾病成因,研製更好的藥物。”
李治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那個前景似乎有點遠,他也不放在心上。
“女兒以為,某些疾病,是一些肉眼不能看見的細小的生物所致,如今這顯微鏡還不夠好,放大的倍數隻有區區百倍,女兒估計再改進一番,到兩百倍後,便可借顯微鏡看見更小的事物。”
武後也過來瞧了瞧,不過她對這東西不大感興趣,看了眼就不再看了,隨後說道:“如此也好,給以重賞便是。”
“阿爹,阿娘,今日女兒還帶來一物,名曰溫度計。”李月說著讓人呈上了一個浸染了紅色染料的油溫度計。
解決那個盛發溶液的玻璃泡都花去了工匠們九牛二虎的工夫,讓這些溫度計讀數一致更是試驗了上千次,最關鍵的玻璃封口技術,到現在還是沒有多少辦法,無法封口,便不能排除氣壓對溫度計讀書的幹擾,這種溫度計實用價值便不高。
玻璃封口,隻有使用噴燈,迅速將溫度計口燒熔,然後用外力擠壓密封。
李月讓工匠們提純酒精後製作的簡易酒精噴燈溫度還是不夠,沒法達到迅速燒熔玻璃的程度,李月隻好轉而尋找更好的燃料製作噴燈,她能想到的便是石油提煉物,其實有些石油的開采難度還要小於煤礦,唐代便有些簡易的采油井,李月已經找命人去采購石油,估計也一個月內便會運回長安。
“溫度計?有何用?”
“測定冷熱之度,女兒命名為溫度,女兒以為天下度量衡中應當加一溫度。以熱脹冷縮為原理,同樣之溫度,玻璃中的液體上升的度是一樣。造出此溫度計,便是用來測定溫度之用。”
李治對科學的興趣倒是不小,沉默了一會後開口詢問道:“熱脹冷縮倒是聽你講過,倒是不假。至於此溫度,有何用?”
“女兒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天下事物,冷熱皆有其度,水燒至沸騰,遇冷凝結成冰,草木燃燒,火藥點燃,甚至人的體溫,無不有其固定之度,將這些冷熱之度變成可測量,可記錄之度,於國計民生皆有大用。”
帝後齊齊看向李月,“不要賣關子,快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