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失控時,經常會有一個聰明的同事把他拉到一邊,讓他平靜下來。李·克勞便是個中髙手。“史蒂夫,我能跟你談談嗎?”他會在喬布斯公開貶低別人時輕聲說道。克勞會走進喬布斯的辦公室,向他解釋大家是如何努力工作的。有一回,克勞說:“你羞辱別人,隻會讓對方變弱,而起不到激勵作用。”這時,喬布斯就會道歉,說自己明白了。但是之後,他還是老樣子。“我就是這樣。”他會這樣說。
然而,在對比爾·蓋茨的態度上,喬布斯確實更加成熟了。1997年,微軟曾同意繼續為麥金塔電腦幵發優秀的軟件,但一直談判未果。此外,微軟一直以來在複製蘋果公司的數字中樞戰略上都失敗了,這也弱化了作為蘋果競爭對手的身份。蓋茨和喬布斯在產品和創新上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而兩人之間的競爭也給彼此帶來了驚人的自我意識。
2007年5月的數字大會(AllThingsDigital)上,《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沃爾特·莫斯伯格和卡拉·斯威舍(KamSwisher)努力想讓蓋茨和喬布斯接受一次聯合采訪。莫斯伯格先邀請了喬布斯,喬布斯並不經常參加這樣的會議,他表示如果蓋茨去自己就會去,這令莫斯伯格感到驚訝。聽聞此事後,蓋茨也接受了采訪邀請。但是,《新聞周刊》對蓋茨的采訪差點兒令該計劃擱淺。該周刊的記者斯蒂芬·列維就蘋果公司的“Mac對決PC”電視廣告發問時,蓋茨爆發了——該係列廣告拿Windows用戶開涮,將其塑造成十足的笨蛋,而將Mac描繪成新潮的產品。“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表現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樣子,”蓋茨說道,情緒越來越激動,“誠實在這些廣告裏不重要嗎?或者,就算你真的很酷,是不是就意味著能隨心所欲地撒謊?這裏麵一絲一毫的事實都沒有。”列維又火上澆油,詢問新的Windows操作係統Vista是否抄襲了Mac的許多特性。“如果你真的關心事實,可以自己去查一下,看看到底是誰先展現出這些東西的,”蓋茨回應道,“如果你隻是想說,‘史蒂夫·喬布斯造出了世界,我們其他人隻是跟著他亦步亦趨’,那隨便你。”
喬布斯打電話給莫斯伯格表示,鑒於蓋茨在《新聞周刊》采訪中所說的話,進行聯合采訪沒什麼意義。但是莫斯伯格成功將事情扳回芷軌。他希望這一晚間聯合采訪是一次親切友好的討論,而不是辯論會。但是當天早些時候,喬布斯單獨接受莫斯伯格采訪時,對微軟進行了猛烈抨擊,莫斯伯格的希望似乎要落空了。當提及蘋果公司為Windows電腦製作的iTunes軟件非常受歡迎時,喬布斯開玩笑說:“這就像是往地獄裏的某人身上澆冰水一樣。”
當晚的聯合采訪開始前,喬布斯和蓋茨會在嘉賓休息室裏見麵,莫斯伯格很擔心。蓋茨與助手拉裏·科恩(LarryCohen)先到達,科恩之前已經向蓋茨簡要彙報了喬布斯的評論。幾分鍾後,喬布斯緩步走了進來,從冰桶裏拿出一瓶水,坐了下來。片刻沉默之後,蓋茨開口了,臉上全無笑意,“我猜我就是那個地獄裏的人。”喬布斯頓了一下,露出了自己招牌式的頑皮微笑,把冰水遞給了蓋茨。蓋茨情緒有所緩和,緊張的氣氛一掃而光。
這次聯合采訪最終成為兩人之間的精彩對話,兩位數字時代的天才謹慎進而熱情地談論彼此。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坐在觀眾席的技術戰略家麗絲·拜爾(LiseBuyer)提問,兩人從對方身上學到了什麼時,他們給出了直率的回答。“好吧,我願意放棄很多東西來擁有史蒂夫的品位。”蓋茨回答道。現場爆發一陣笑聲,氣氛有些緊張;十年前,喬布斯曾說過一句話,他不滿意微軟是因為它完全沒有品位。但是蓋茨堅稱自己說這話是認真的,喬布斯的“直覺品位是與生俱來的,無論是對人還是產品”。他回憶起自己和喬布斯當年坐在一起,檢查微軟為麥金塔開發的軟件。“史蒂夫能夠根據對人和產品的感覺作出決定,你們懂的,對我來說這甚至很難解釋清楚。他做事的方式非常不同尋常,我認為很神奇。既然如此,我也隻能感歎‘哇’。”
喬布斯盯著地板。他後來對我說,蓋茨的誠實和風度讓他震動。輪到喬布斯回答時,他也一樣誠實,盡管並非像蓋茨那樣有風度。他描述了蘋果和微軟的理念鴻溝,蘋果欲打造端到端一體化的產品,微軟則將自己的軟件開放授權給彼此競爭的硬件廠商。他指出,在音樂市場,集成的做法更好,這個已經有iTunes/iPod組合可以證明,伹是在個人電腦市場,微軟的分離政策發展得更好。這番話隨即引出了一個潛在的問題:在手機市場,哪種方法會更好?
接著,他提出了一個精辟的觀點。在設計理念上的差異導致他及蘋果公司更不善於同其他公司合作。“因為沃茲和我創辦公司的時候,所有東西都是自己在做,因此我們不是很善於與人合作,”他說道,“我認為,如果蘋果天生能夠多一點點合作精神,會非常好。” 吉林小說網www.jlgcyy.com為您提供史蒂夫·喬布斯傳無彈窗廣告免費全文閱讀,也可以txt全集下載到本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