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二回 不冬山再遇不動情 萬杏林重逢萬幸中
————————————————————————
一年後。
杏曆癸卯年(1603年)春天。
石榴紅輾轉回到杏花村。
她靠著過去三師傅的一些雜耍技巧和柔術表演,很輕鬆就能攏起一圈兒人,觀眾們都個個叫好,她拿一個盆在地上放著,就可以賺個盆滿缽滿。
好像過上了曾經理想中的生活。
但是,她從不開嗓唱曲兒,或許是她的聲音太好認了。
會有人聽出來是「石榴紅」。
或許是她現在想低調一些。
或許隻是她沒心情唱曲兒。
一開始,因為她太過顯眼,戴著紅色麵紗,雜耍結束後,路上總有很多男子想靠近她,跟著她看看要去哪,石榴紅都拒絕或避開了。
後來,她實在受不了,直接換上了男裝表演,還把臉上抹了點兒鍋灰,戴上鬥笠。
總算沒人再來叨擾她了。
自辛醜年冬季的雪夜,石榴紅從姑蘇城離開後,就閑居在各地的客棧裏,隔幾日便換一換地方,四處遊曆著度日。
她已經失去了石家人的身份,自然住不到「歸心客棧」那樣的好地方。
隻有陰門百家的人,才能有資格接觸到歸心客棧。
不過,無所謂了。
在過去的一整年裏,她都不想再回到杏花村。
也不想聽任何關於陰門百家的消息。
杏花村依舊是那個有花有酒的好地方,美如世外桃源。
隻不過,日子流逝,物是人非。
她避開經過杏倚樓的路,還有自己扮花神遊街的那條路。
她得去一趟不冬山山頂。
石榴紅要去杏枝觀。
她想給前年離世的夏岩秋、花見愁和母親上香祈福。
正是春天,遊人如織。
滿眼春色,遍地芬芳。
白色、粉色、紅色的各種杏樹漫山遍野。
還有人三三兩兩坐在樹下,鋪了布毯,擺上了點心盒與茶飲,和家人親眷們談笑風生。
石榴紅看著他們那麼開心,不自覺也麵龐上帶了笑容。
“天氣真好呀~”
石榴紅心下雀躍,開始跑了起來。
她今天不用雜耍,是來遊玩和祈福的。
因此,穿的男裝就相對比較隆重、顯眼和特殊。衣裳保留了一些女兒的柔美特征,是俊俏又大方的廣袖,渾身呈現絳紅色,層次多樣,衣袂隨風飛揚。
頭上簪著一支紅色的鳳頭金簪。和秋姐姐的那支有點兒像,細看又不太一樣。
耳畔還插了新鮮的紅色花朵兒。
蒙著絳紅色的麵紗。
杏花村的公子王孫,近年也流行偶爾在耳邊插一兩支這樣的花,因此,她這樣毫不突兀。
她一路跑去,遊人們都以為是哪家的活潑美少年呢,他們向石榴紅投去豔羨的目光。
路上還有不少姑娘紅著臉偷看自己。
石榴紅注意到了,表麵故作鎮定,假裝整理麵紗,時不時慢悠悠地走著。她心想,我太好看了,真沒辦法,扮成男子都會這樣。
越往山上走,人群團團簇簇的,比粉雲一樣的杏花林還要繁密。
要前往杏枝觀的人很多,不愧是向來香火最鼎盛的地方。
臨近山頂的時候,可以看見遠方的天邊,飛滿了各式漂亮的風箏。
這是杏花村百姓們的習俗之一,開春放風箏既可以去百病,也可以用來祈願。
他們把新年願望寫在風箏上麵,當風箏飛到最高點的時候,百姓們就把會把風箏線剪斷,將去年整整一年的病氣送走,以及,將自己的願望告知天上的神明。
石榴紅抬頭看了一會兒風箏,連爬帶歇,心情很好的樣子。
…………
從山腳下走來,已經幾乎半日過去。
石榴紅總算把自己塞進了杏枝觀。
人實在太多了。
到處都熙熙攘攘的。
她被人潮擠到了門口的老座鍾附近,聽說這個座鍾很是貴重,她好奇地看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