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更古怪的是,在這一夜,山神廟的神像全都被砸了個幹淨。
廟內四處都是密集雜亂的腳印。瓶瓶罐罐、神像的斷手、殘破的頭顱、法器等東西撒了一地。
村民們十分不解。
咱現在有山頂的杏枝觀就足夠了。至於這山腰的山神廟,本身就是廢廟一座,平時還傳聞鬧鬼,沒人敢進去拜,都是繞路走,也不可能撥銀子重建,還有官兵連夜搜查逃犯不成麼?
難道山神爺爺要詛咒他們?因為對廟棄之不顧……
“你們看,快來看呐!”
“這裏有個女娃娃,還活著呢!”
村民們忽然在一座蓮台的廢墟裏,聽見了微小的哭聲。
千楓剛被人從髒兮兮的損毀蓮台裏抱出來,就睜大眼睛四處好奇地張望,咯咯地笑。
“她真可愛,怎麼一看見人就笑。”
村裏的奶媽都十分喜歡她,幫她拂去泥土,挨個戳她髒兮兮的小臉蛋。
最終,一戶善心的人家把她收留了。
當地村民靠山吃山,雖然害怕山神廟鬧鬼,但他們更厭惡神像被砸的事情,自家東西,也得有個麵子和模樣兒!遂自行籌資叫人來重新翻建,把山神廟恢複了原樣。
甚至鑲金綴玉,認真折騰了一番,還請和尚道士來吹吹打打,做了不少法事。
自從山神廟經過修葺,香火逐漸鼎盛,附近的村民都日日前來,供上美麗的杏花與新鮮的果盤。
從此,供桌上再也沒有腐爛的石榴了,隻有飽滿欲滴的大紅石榴。
…………
傳說中,起源秦時期的憐珠寶劍,由二位高人牽頭,使用特殊的寶物與錢幣鑄造。在神秘的民間鑄劍人組成聯盟,為其代代磨礪、修護,不使其落入惡人與凡俗之手。
憐珠劍本身法力強盛,亦陰亦陽,靈氣變化多端,凡邪祟煞物,至普通修行者,難以近其旁側一丈。
陰門行當的人說,此劍得之,可逆天改命,糾正五弊三缺。
通體由神秘的赤色仙草編織而就,仙草上,串織鑲嵌了琳琅的七色珠寶,故有一別名,傳作「連珠」。
名門望族說,此劍法力無邊,誰能得到,就能所向披靡,叱吒風雲。
不過由於寶貝物性亢烈,隻能常年從事撈陰門職業的體質陰極者,或至純至善、心懷天下之人才得駕馭。在普通人麵前如同破銅爛鐵,承受不得、自身難保,稍微觸碰或使用不慎,還會克死全家。
這寶劍上,本編織鑲嵌有五枚特殊的銅錢。每一枚,都並非常人能得,它們彼此之間也互有感應,五幣相生有情,相克有製。
這五枚寶錢,單獨存在,就會各自帶有一種不同功用的神力了,難以想象,集齊它們會如何。
若集齊了,招出當年傳聞中的那把寶劍,又會如何?
…………
事情越傳越離奇。
到後來,寶物是否真有那麼厲害,還是說,一種普通的物品,被眾人的目光追隨著,從而愈演愈烈、弄假成真,變成了傳言中那般模樣?
我們看客,是無從得知的。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江南地帶,那幾大撈陰門的——即幹白事行當的家族,明裏暗裏,都無比覬覦它。
撈陰門,說白了就是賺死人錢的行當,其中在咱們這兒,二皮匠、劊子手、仵作、紮紙匠這四個職業,被人們稱作為“四陰門”。
關於四陰門,有俗語是這麼傳的:
“劊子手的刀,牆上懸;
仵作(法醫)的眼睛,看得見;
紮紙匠的手藝,活又現;
二皮匠(縫屍人)的針線,走皮麵。”
江南四大陰門:
姑蘇石家,廣陵夏家,琅琊卿家,錢塘司徒家。
石家出紙紮匠,夏家出二皮匠,
卿家出劊子手,司徒家出仵作。
至於一些習符籙的、堪輿的、製作機關的、祝由的、以及專攻星相天象的家族,沒有做大做強起來,抵不上這四家的恢弘繁盛如日中天,故暫不贅述。
由於小凰投生下來的石千楓已經登場,故咱先說道說道石家。
石家乃「四陰門」之首,祖籍在姑蘇城,以巧奪天工的紙紮聞名全應天府,乃至整個江南。
石家內分三門:
一、白事。
紙紮,送替身送煞,祭祖(他們寸點兒裏頭常說:“幹白的”,這也是石家最大的本身發家行當);
二、喜事。
年燈、花燈、龍燈、風箏、婚禮用品等遍諸人間喜事(他們的寸點兒裏頭常說:“幹紅的”);
三、酬神。
紮神像,作傳統節日的紙紮神仙隊伍(寸點兒裏頭常說:“天上的”,這時往往伴隨神秘一笑,手指意思意思,指一下天空)。
傳聞,他們石家紙紮內部有個分支,專作陰兵借道時候的紙兵器、紙將軍等等。需要的時候馬上送到沙場後營,戰前燒給自己的軍隊;還會特意走邊門,因為此時是不能走正門的。
石家人有時候忙不過來,會請一位叫做常樂的姑娘來點睛,給紮好的各種鬼神像點上眼睛,還念叨著什麼老迷信的話頭:「不信神鬼的人,才得給神鬼點睛!」
先不提這位點睛人常樂姑娘,我們繼續講石家。
當家的那位,大名石知火,江湖諢名「老石頭」。
據說他的手,剪一紙便能成人,糊紮的黃狗,點上倆個黑眼睛就會下地叫,急著去找骨頭吃。
這位神通廣大的老石頭,曾苦惱膝下無子。
石夫人年久未孕,在送子觀音前成日燒香誦經,方有身孕。先是有了一子,名喚千柏。
這送子觀音待石夫人不薄,而後的戊子年,近霜降節氣,又誕一女,名喚千楓。
誰知入冬後,一個不知打哪來的瞎眼和尚登門拜訪,成日遊說,講這位姑娘會給石家帶來災禍,須由自己帶走她照顧,如何如何。
自然,石家人怎麼肯呢?
不知其中機緣,這和尚最終竟生生說服了老石頭和石夫人,於一個飄著鵝毛大雪的夜晚,把小姑娘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