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產自山下的梨花蜜,雖不名貴,但勝在清香,潤而不膩,嚐嚐。”
於落端起杯子小酌了一口,果然如方丈所言,梨香撲鼻,清甜滑潤,隻一小口,就如同置身梨園之中,妙不可言。
方丈又煮了一壺蜜水同樣倒在三個杯子中。
“這是蓮花花蜜,就在取自後園荷塘,由老衲親手釀製,請。”
於落又取了最左邊的一盞淺淺品嚐一口,這次的香味暗遠悠長,入口略有一絲淡淡的苦澀,回味卻幽香綿長,讓她忐忑的心都寧靜下來,於落忍不住又喝了一口,這才放下杯盞。
第三種花蜜已經煮好,於落靜靜等著方丈的介紹。
“此種花蜜是春日裏取百花花蜜釀製而成,請。”
於落照例取了左邊的茶盞淺嚐一口,舌尖處傳來的味道紛亂無比,說這是百花花蜜有點過謙了,隻怕釀這花蜜所用到的花不下三百種,而且各種花沒有君臣之分,各式各樣的味道湊在一起,隻剩一個甜了,於落又細細品了三口,這才將花蜜中所用到的花的品類大致了解。
“施主這蜜水喝的,讓老衲好生為難啊!”
“方丈何出此言?”
“施主的三杯水都取了左手邊,第一杯喝了一口,第二杯喝了倆口,第三杯喝了四口。”
於落茫然的看著方丈,問:
“可是哪裏不妥?”
“這是老衲為你起的卦象。”
於落不懂這些,前世輕塵也曾為她卜過一掛,準的可怕,難道又遇見高人了?
“請方丈明示。”
“此卦福禍相依,善惡難辨。若善,則庇佑蒼生,開萬世太平;若惡,則禍亂天下,覆世間萬物。”
“方丈言重了,我隻是一個孤女而已,哪裏擔得起天下蒼生這樣的大義。”
方丈笑而不語,良久才淡淡說:
“按理,我不應該放任以後或許會禍亂蒼生的人活下去,施主你說呢?”
於落心下一慌,強忍住慌亂,說:
“我年幼時聽父親講過一個故事,方丈要聽嗎?”
“願聞其詳。”
“從前有位得道高僧,路過一個村莊的時候,村裏人熱情款待,作為回報,他替村裏人算了算未來的災禍,斷言,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小男孩以後會占山為王,屠盡整個山村。”
“村裏人深信不疑,從此對那個小男孩避之不及,更有甚者當麵辱罵,小男孩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走投無路之際落草為寇,磨礪數十年後,帶領手下,屠盡整個山村。”
“那得道高僧算的是沒錯,可若沒有他的預言,或許會是另外一個結局,這樣的果,可不可以認為,是那高僧種下的因呢?”
方丈陷入深深的沉思。
“這些先不論,但施主你,絕非表麵看起來這麼單純,你隻有六歲吧?”
“我父親曾救過一位落難的仙人,我也跟那位仙人學過一點占卜之術,不若我們就幾天以後宗門選拔卜一卦,如何?”
“好。”
方丈取了一枚銅錢連擲三次,而後在紙上寫下一個數字,於落不會占卜,怕故弄玄虛讓方丈看出破綻,索性故作高深,隻看了看桌上花瓶中的蓮花,就寫下一個數字。
兩人同時將自己的卜算結果拿出來,方丈寫的是十,而於落寫的是十一。
“方丈大師,三日後即可見分曉,若我贏了,大師放我安全離開,若我輸了,是生是死,悉聽尊便,如何?”
“老衲算命,從未失手過。”
於落彎起嘴角笑了笑,說:
“方丈大師,您算的是命數,我算的是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