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河心道,不過靠的裙帶關係,先得了救災物資而已,“是謝大人的救災方法不堪說,還是不能說?”
魏錚白了他一眼,嚴肅道:“今日在此,我也不妨告訴各位。如今整個大齊受災嚴重,京都那邊也拿不出糧食來,儋州各縣也得靠自己。”
其他縣令麵麵相覷,心裏都是一涼,國庫都不撥糧食了,他們可怎麼辦。
魏錚又說,“當然,若都能像宛縣這樣,那是儋州之福,大齊之幸。所以,大家既然來了宛縣,就都得像謝縣令好好學學。”
曹參忙道:“巡撫大人說的是,請謝大人與我等分享救災之法。”
其他縣令連忙附和。
謝瞻見狀,心道奇了,如今這事態真的同劉錡給他說的一樣,連魏錚說的話都八九不離十。
既然魏錚都發話了,他是不好再裝腔作勢扭扭捏捏了,反而叫人看低,遂將宛縣洪災之前各鄉發生的事說了出來。
其他縣令細細聽著,時而皺眉,時而感歎,時而拍腦袋,大有悔不當初之態!
“哎呀,謝大人真是高瞻遠矚啊!剛到任便去視察各鄉,修了水渠!”
“就是啊,要是我縣也修了水渠,今年這糧食也不會顆粒無收啊!”
“哎,當時我發現洪水勢頭不對,去勸鄉民搬離,他們不願我也沒辦法,還是謝大人敢作敢為,讓官兵驅離鄉民,保住了鄉民的性命啊”
“哎,誰說不是呢!這為官啊,不容易,有時被這百姓一罵就當縮頭烏龜了,哈哈哈”
“那怕什麼,等災害過了,百姓得感激你,那時還怕什麼!”
“是這個理兒”
丁河一聽,眾人都在誇謝瞻,說的都是好話,便笑道:“謝縣令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著實厲害,我等就沒這個本事和魄力了!可這水災一來,總有受災的,就不知謝縣令這救災的糧食從何而來啊?”
這話雖說掃興,可倒是各位縣令最好奇的事,連魏錚也盯著謝瞻,等著他說。
謝瞻歎了口氣,“不瞞大人,這救災糧食是從我莊子裏拿的。”
“嗯?”
“什麼!”
搞了半天,是自掏腰包?
眾縣令瞬間不想說話了,也後知後覺想起來謝瞻是出自謝家,大齊四大世家之一,自然底蘊比他們深!
魏錚感歎,百年謝氏,是比他們魏家厲害,魏家上朝以武起家,族裏出了兩位皇後,三位王妃,好幾位大將軍,軍功彪炳,可比起謝家,在這些方麵還是有所不及。
眾人沉默,倒是曹參疑惑道:“謝縣令,這受災群眾如此多,您得拿多少糧食出來啊!”
“倒不算多,不過二十萬石。”
這次,連魏錚也睜大了眼!
他之前曾問過管事,魏家各莊子裏存糧多少,管事報上來說因為兩月前賣了大半存糧,如今隻得五萬石,這可是他整個魏氏上上下下一年的口糧了,可這謝瞻竟然能隨便拿出二十萬石來賑災?
這事兒,他兄長謝高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