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阿超,我好像聽見有什麼爬水的聲音,你聽,,,”
原來是一隻癩蛤蟆。渾身長滿了疙瘩,小茹最怕它,嚇得嗷嗷叫。
阿超跟著後麵喊“沒事的沒事的,它不上來。”
姥爺看著他倆一會笑一會叫,忍不住叫他們快點回來睡覺。
夜裏,阿超聽見姥爺起來的聲音,本以為姥爺上廁所,誰知道,姥爺直接往西瓜田裏跑,便跑便喊“那是哪一個?要吃西瓜麼?”
接著小茹眼睛還沒睜開就開始說“有人偷西瓜,有人偷西瓜,快喊,快喊。”
阿超明白以後感覺扯著嗓子喊“偷西瓜了,有人偷西瓜了。”
安靜的夜晚像被喚醒了,不遠處看西瓜的人都跑過來了。偷瓜賊早已逃之夭夭。大家咒罵幾句就又都回去睡覺了。
“下次你們不能這樣著急喊,我還沒確定是不是偷瓜的。假如叫錯了,多叫人難看。”
“嗯,知道了,下次記住了。”
暑假將要過半,西瓜終於熟了,姥爺找來一輛架子車,把瓜絲熟了的西瓜挨個摘下來,放在地裏,阿超和正佳把地裏的西瓜搬到田埂上,小茹再一趟又一趟,把西瓜搬上車。隨便找找便找了一車又大又熟的瓜。
姥爺拉著車,幾個孩子在後麵推著,往一些沒有種西瓜的村裏走去。
上坡是最累的時候,阿超看見繩子在姥爺的襯衣上壓出深深的痕跡,於是更加賣力的推著。農村的土路總是不好走,祖孫幾人廢了好大勁才終於來到這些村子。
大多村民都認識姥爺,大家有錢的買瓜,不買的也會過來問候幾句。西瓜的價格也不算便宜,2毛錢一斤。姥爺總會送出一些小瓜,別人不要,姥爺就說“這些是小瓜,也賣不掉,回家我們也吃不完,你幫幫忙,不然這樣熱的天,放上幾天就都壞了。幫個忙。”說著便往對方手裏塞西瓜。
姥爺是一輩子的農民,樸實善良。幾個孩子看在眼裏,在心底不禁更加敬佩姥爺。
阿超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也要分享給別人,分享給好多人。
回來的路上,姥爺點了點錢,一天賣了五十多塊。黃婷給了自己父親買了一條煙,是當地很便宜的佛子嶺香煙。又給每個孩子幾塊錢買吃的,夏天偶爾路上會有騎自行車賣豆沙冰棒的。
賣了半個月的西瓜,每天祖孫幾人去往不同的村莊。小茹看著這些比她家還要偏僻的村子,他們也是吃著井水種著水稻,為買到一個西瓜而滿臉笑容,甚至喊著他們進屋吃點午飯再走。
質樸善良真誠。
找不到再好的詞語形容這些明明自己過得一般,還想要幫助別人的人。
他們可能昨天才買過別人家的西瓜,今天看著祖孫幾人拉著車走了這樣遠的路,便又買下一個。
他們大概是這個世界最懂憐憫、善待他人的人。
農村生活的人,那種共情能力是與生俱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