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論功行賞(1 / 2)

早朝上,總管太監呂望先立身階上,宣讀聖旨:

大齊皇帝令:薛定搖勇冠三軍,橫渡滄浪,褫奪江朔六鎮,功績彪炳。得此將才,實乃朝廷之幸、社稷之幸。著賞千金之用,敕封太尉,封千戶侯。欽此。

獎賞之重,史無前例。聖旨一下,眾臣皆作驚訝之態。薛定搖亦是於抬首間一時愣住。封侯拜相、位極人臣,是每個武將畢生的夢想。可此番征戰北殷,隻取下一個江北的突破口,其攻伐難度遠遠比不上曾經征戰烏蘄。然而征元帝卻在征西之戰大捷後將自己明褒暗貶,流放下縣。反而在作戰難度較低的渡江之戰告捷後給予如此深厚的封賞。隻是因為滄浪江北的那片土地是帝王最為看重的,以至於朝廷行賞論跡不論功。

權力的行止被個人的喜惡介入、操控,這又何嚐不是一種對於權力的濫用。而賞罰規製一旦被權力淩駕,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律法條文就形同虛設,公平公正也就無從談起。天下為公的治國理念,會在這樣的形勢下化為泡影。

遙想及此,薛定搖神情黯然了下來。然而這些畢竟隻是薛定搖心中所想,也隻能是心中所想。如若不然,就是不識時務了。但見她提裾跪身道:“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言語間卻是凝眉深重。

這時呂望先再遵聖意,宣讀了另一道聖旨:

“大齊皇帝令:梁平秋代朕避禍、智勇雙全,朕心甚慰。自待郎官以來,恪己奉公,夙夜為政,實乃百官之表率。著遷郎中令,兼太尉署虎賁中郎將。欽此。”

梁平秋自知在此間眾臣眼中,自己隸屬於外戚一黨。此番得封受賞,一是因為自己深得帝心,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自己已經被征元帝當作製衡清流一派的一枚棋子。當然,這也正是她苦心謀劃的結果。於是她泰然自若一笑,對著征元帝道:“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左逢年見狀,不禁舒心一笑。此番雖說梁平秋隻得到了一個九卿之職,比起薛定搖統禦三軍的三公之位差了一截兒,但是虎賁中郎將這個職位的安排,已然說明了陛下內心雖然認可薛定搖的實績,但總歸還有諸多不放心。梁平秋身居此要職的最大作用,就是對薛頂搖的監察之用。

隻是果然不出梁平秋所料,正當此時,禦史大夫湯徵忽而出列反對道:“陛下!郎中令一職毗鄰皇權,掌宮廷大夫諸事,如此要職,當交予德行配位者。梁平秋此人,恐不能勝任。”

梁平秋注視著這個敢於站起來忤俗逆流的臣子,喉頭攢動間不免有些心痛。因為她知道,誰敢於站出來反對,誰就必將會被陛下疏遠。隻是這是計中一環,別無他法。因為有一個殘忍的事實是,身居廟堂之高,任何升遷者的向上之路一定是伴隨著同行者的犧牲的。薛定搖若想坐穩三公之位,也是如此。隻是從薛定搖為施正明老將軍沉冤昭雪而領兵回師的前例來看,她在人情世故方麵的政治主張在於保全——保全每一個她在乎的人,保全每一個她認為值得保全的人,即使代價是將自己陷入九死一生的境地也無所謂。這份仁義,是她的優點,也是弱點。梁平秋看得太過透徹,薛定搖不忍去做的事,梁平秋隻能瞞著她代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