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推心置腹(1 / 2)

梁平秋幾乎是皺著眉頭聽完她這一席話的,垂下頭思忖道:“你思考得透徹,講得也清楚明白。此三者,我無一不讚同。隻是,你可否想過,在這朝堂上,人不難,事不難,人事,難如登天。一旦提出,走上的必是一條險象迭生的道路。”

“此中錯綜複雜,我又何嚐不知。然而此舉雖難,卻能使萬千南齊百姓受益。利大於害,便可一試。”薛定搖語氣堅定地回答著,繼而抬起頭看著當空明月,補充道,“行路難,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我置身於此的價值,也是我置身於此的意義。”

見她言辭之間絲毫不顧及自身的安危,梁平秋眼神帶著些心疼,喃喃細語道:“那你自己的性命呢?”

畢竟隔著一層厚厚的青磚,薛定搖並沒有聽清梁平秋的呢喃,憨態一笑側首問道:“你說什麼?我沒聽清。”

梁平秋停頓半晌,改了措辭問道:“為什麼一定要堅持改革變法呢?據我所知,你隻在地方上從政三年。按道理講,僅借由一縣之困聯想到一國之製,未免有些牽強。”

“跟你說說我從政的經曆吧。”薛定搖自然而然地將手搭在膝上,抿了抿嘴唇思索著道,“十九歲那年,我寫了一篇文章,叫《計農策》,主要針對戰後農耕稅收中地方官員假報畝產以致形成貪汙腐敗問題提出的解決之法,建議朝廷以監察為目的建立都計司。當時是通和二十五年,先帝還在位。一日先帝來到丞相府,與老師商討農耕國策。我大著膽子從後院溜出來,將文章拿出來請先帝過目。先帝看完文章十分驚喜,連連稱讚我是可造之材,下旨將我安排到了司農署,官拜從五品。那時候,我是丞相學生,又是陛下親口誇獎的天之驕子,我幻想著自己能夠有一番作為。但是穿上官袍之後我才發現,真正的官場與我想象的完全是兩碼事。為官一任,大多數官員他們沒有在思考如何解決製度有失、體製失衡的弊政,沒有在思考生民利益,百姓貧疾。反而在為了官升一級而勾心鬥角,為了充盈私庫而拉幫結派。他們的精力,不在國家社稷,不在百姓生計,而是全部放在了門戶私計上。司農署每月都有一次堂議,當我在司農大堂提出糾偏的觀點時,他們表麵上尊重我,背後卻又譏諷我不懂得為官之道,嘲笑我妄圖改革弊政是異想天開。我似乎是被排擠、被孤立了。那時候的我,表麵雲淡風輕,實則內心充滿了恐懼、不安和焦慮。一是初入官場害怕自己女扮男裝被發現,二是迷茫於不知如何為官、官當何為。那段時間,是我身涉官場以來生命中的至暗時刻。彼時司農署的大司農是元行盎老前輩,現在已經過世了。他是一個很好的人,對誰都好。我向他虛心請教,他告訴了我一個方法,竟然是叫我打坐入定。他說官場上,很多東西是教不會的,要靠自己領悟。那時候老師公務繁忙,不怎麼有時間教我。我就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每至深夜,就按照他說的那樣,打坐入定,去反思,去感悟,去跟內心的恐懼和迷茫對談。慢慢的,我開始意識到,同僚之所以視我為無物,視我的策略如草芥,歸根結底,是他們沒有把一個隻有十九歲的、寸功未立的少年人放在眼裏。思考出這些,我就開始明白,被人尊重的前提,是你有價值,最好是有不可取代的價值。讓自己有價值的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學習,讓自己長本領。於是我開始偷偷觀察周圍那些高於我的人,學習他們長遠的戰略眼光,大局的宏觀觀念,開明虛懷的能力,當機立斷的本事,然後將這些優秀品質與我本身的細膩、謹慎、包容結合起來,至於他們身上酒大吹噓、逢迎諂媚、熱衷於表演和擺譜等諸如此類的負麵秉性,我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素日相處盡可能時溫和謙雅,政見相左時也會有理有節地據理力爭。同時我也開始著意於涵養自己為官的氣度,努力去除自身的怯氣、稚氣、俗氣、小氣,把它們蛻變成勇氣、膽氣、銳氣和大氣。內修於心,外塑於形。終於得到了同僚們的正眼相待。這個過程,我用了三年的時間。本想著終於可以有立場說出自己的見解了。怎奈天公不作美,世事總無常。二十三歲那年,也就是征元三年,陛下要清算前朝舊臣,意在貶絀元行盎老前輩,我站出來替他說了話。結果就是因言獲罪,被貶從軍。軍營一呆,就是六年。今年我三十三歲了,我想,我應該要對得起十九歲時那個活在痛苦和壓抑中,仍然奮力熬過來的自己。在其位,謀其政。畢竟改革這件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