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人麵羅衣(1 / 2)

“一群飯桶!廢物!吃了敗仗就應該自刎!殉國!怎麼能夠歸順敵軍呢?!怎麼能成為敵軍的俘虜呢?!如此將領,簡直是我大齊朝廷之恥!咳咳咳咳咳咳······”皇宮大苑政事堂內,征元帝怒不可遏地將一沾染了將士血色的軍報仍在了地上,緊接著便是氣急攻心的一陣長咳。

“轟隆——轟隆——”

伴隨著天子的慍怒,此時天公響過一道旱雷,天色也慢慢陰沉下來。

眾臣工跪身於階下,不敢妄言。

此時已經晉升為禦前近侍的管事太監呂望先本能地想要上前攙扶,一個抬眼間卻見大殿門口薛定搖、杜之問正在由遠及近地向殿內走來。呂望先垂眼思慮片刻,隨即給了旁邊小太監吳全一個眼色,示意他攙扶征元帝。而後自己則退一步故作心疼之態道:“陛下息怒,老奴去為陛下取熱手巾。”話音剛落便匆匆出殿門而去。神態動作看似是擔憂征元帝的龍體,實則是為了向征元帝最先稟告薛定搖麵聖的消息,博得龍顏大悅。因為他知道,此時征元帝最需要和渴求的,便是曾經的征西大將軍回到邕邑,再堪大任。

原來,三年前薛定搖帶領征西大軍班師回朝後,征元帝一直在假想和擔憂軍統中兵將一體的問題,若將這問題放大來看,很可能危及到中央在軍統方麵的治權。為了消弭亂源、防微杜漸,征元帝不顧朝廷麵臨邊關戰爭的事實,不顧朝中大臣、尤其是清流一派中臣子的反對,貿然施行了“徙將養兵”的軍政。在這徙將養兵的策略下,北伐大軍的半數將領調離原崗,同時大軍中十之又四的步兵、騎兵與鎮東、鎮西大軍中對應的兵種進行了對調。在大規模地完成了對軍統人事安排的重新部署後,征元帝為圖霸業,開始舉全國之力攻打北殷。然而三年以來,征戰過程中兵將不和、兵不服管的矛盾卻屢見不鮮。這也正是徙將養兵政策的遺疾所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得到及時解決的矛盾,最終質變成了北伐大軍內部的拉幫結派問題。

領兵作戰,軍心不齊是為大忌。

作為總指揮的岑績自領命征北大將軍軍銜以來,除了布局攻防、領兵作戰外,還要斡旋於上到校尉、下到伍長的人情之間。三年時間,大大小小十二次戰役,打得他勝也餒、敗也餒,身心俱疲。分身乏術之下,在最近的一次攻城戰中,由於事先安排好的接應之軍因為內部矛盾軍心潰散,接應失利,導致原本奪下來的城池被北殷大軍一舉攻破。經此一役,主將岑績被俘、兩名副將不知所蹤、一萬五千餘人的征伐隊伍無一人生還。可稱慘敗。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在卞支走廊上為南齊的北伐行軍提供糧草補給的烏蘄,近日派遣使者來到邕邑,以烏蘄牛羊遭受凍害為理由,拒絕再為行軍提供糧草和取暖上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