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略攻城(1 / 2)

翌日,薛定搖拿出從達蒙處得到的烏蘄邊境軍事戰略圖,開始與車騎將軍岑績、輔威將軍魏淵、輔校將軍封偃等將士商議攻城策略。在薛定搖帶來的地圖上,費瓦城、羅亞城、貝莫城三座城池內部地形地勢一覽無餘。但見薛定搖指著羅亞城池內部先言道:“雖說顏斯良已被問斬,但是行軍打仗,要善於舉一反三。大家可以仔細觀望一下羅亞城內部的地形,總結一下我軍攻城失敗的緣由。”

輔威將軍魏淵率先言道:“羅亞此間地形,雖說外部看起來是背後有深穀,周圍無高山,防守的一方無處可逃,因為深穀的原因也不會有援軍趕來相救。本該是個可攻之城。但事情壞就壞在,其城內多有山丘,地勢要比城外高。即使攻方侵入城內,敵軍仍然可以站在更高的山丘上,既可以借勢觀望我軍動向,也可以作為製高點去排兵布陣,難怪顏斯良等眾人衝破城門卻又節節敗退。”

“是啊,難怪羅亞城是四座城池中布兵最多的。我軍起攻之處,地勢相對低窪,雖說在城門處占了上風,可一入城中便如盲人棄拐,叫敵軍來了個甕中捉鱉。” 輔校將軍封偃亦感慨道。

薛定搖凝眉歎道:“正是如此。所以我等此番攻城,萬要以此為戒,不可魯莽動軍。”

岑績俯身仔細觀察著地圖,若有所思道:“若論地形、軍兵數量,我軍攻打貝莫城似乎最為妥當,勝算也最大。”

薛定搖雙臂支撐著桌子,仔細分析道:“單看這兩個因素,確實如此。隻是貝莫城池本就偏北,其城池內部,更是西北走向,這對達蒙的折蘭軍而言,路途太過遙遠。若我軍耗費兵力苦心攻打而內部卻無接應,卻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呐。根據我與折蘭王的約定,若我軍攻打費瓦城,是最方便他們接應的。”

從南北縱向上看,烏蘄的邊防從南至北分別是金馬城、羅亞城、費瓦城、貝莫城。其中羅亞、費瓦、貝莫三座城池中駐守的皆是胡奴王坎坦的胡奴軍。羅亞城由於背後有深穀,不易得援兵。所以駐守的兵力最多。而既然不易得援兵,也就意味著不易派出援兵,這也是羅亞城在調兵上最大的劣勢。所以如果薛定搖帶領的大齊軍隊想要和達蒙的折蘭軍裏應外合攻下一座城池,進而破壞胡奴王坎坦的統兵權,那麼不論在地理位置上還是城池內部地形結構上,位居於中的費瓦城都是最好的攻打對象。

輔威將軍魏淵歪著脖子仔細觀望了一下費瓦城池周遭的地形:“單論地形,費瓦城南麵有高山,我軍作為攻方,可以在高山上布陣,具有投石、弓矢攻擊以及由上往下俯攻的優勢。似乎進可攻退可守。隻是費瓦城中軍士大抵有十八萬之眾,行軍人數當屬第二。其實力的確不容小覷。隻是如今我軍吃了敗仗,敵軍士氣正盛。當此時攻此城,恐怕時機不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