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武庫挑釁(1 / 2)

施正明大祭過後,邕邑武庫署場院內。將要西征的薛定搖帶著兩名得力幹將邊伯犁、伍季耕,在武庫令丞的陪同下查驗武備,為明日的征程做最後的準備。武庫署由北衛軍統籌管轄,是南齊朝廷主掌收藏兵械、管飼戰馬之地。

“嘿!大哥,三弟。你們看這旗子,夠大!夠排場!” 伍季耕第一眼就看到了武庫房中高高巍豎的多麵戰旗,戰旗上寫著的,是薛定搖的“薛”字。

伍季耕人如其聲,琵琶腿,車軸身,力氣大,性子急,氣場宏偉、膽識過人。但見他扛起一麵旗幟,衝著薛定搖、邊伯犁中氣十足道:“待你我兄弟回到邊疆,定叫那烏蘄大軍見旗喪膽,嚇得屁滾尿流!哈哈哈!”

邊伯犁聞言也抓著這戰旗看了又看,豪言笑道:“二弟所言甚是!”說著便將旌旗拿起來,此時樹影婆娑,一陣風起,他閉目傾聽風動旌旗的聲音。不同於伍季耕的雄渾寬厚,邊伯犁身量中等,個頭極高,同時熟練弓馬,箭法精良。性情上也更持重。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雙聰耳,伏地能辨百裏之聲,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他們二人皆是薛定搖剛被貶從軍時結交的兄弟。邊伯犁原本是因為生活所迫、被逼上山的地方草寇,伍季耕原本則是因為殺牛而獲罪入獄的囚犯。征元帝初登大寶時,由於重視軍統,頒布了一道獄罪赦令,令身形魁梧、體格健壯的獄囚戴罪從軍,能立軍功者,可豁免其罪,充為常備之兵。在這樣一道詔令下,伍季耕與同年被貶的薛定搖一同入了軍統征戰邊關,由此結識。而他們與邊伯犁的的緣分,則是因為不打不相識。邊伯犁作為地方草寇之主,常常明目張膽地從官道上劫持糧草珠寶。一次戰中,伍季耕與薛定搖同擔糧草押運之責,不料竟被邊伯犁的部下半路奪糧。那時候薛定搖剛入軍統,武藝未精,再加上他們人單勢寡,最終一並被活捉回了寨子。危急關頭,薛定搖身雖弱卻氣勢不弱,靠著三寸不爛之舌與其爭辯天地人道,最終說服了邊伯犁棄寇從軍。薛定搖也因此升任軍侯要職。

他們三人結交於微時,於艱難的征戰歲月中同心同德、休戚與共,是難得的患難之交。後來結拜成兄弟,戮力同心的情誼也被軍中將士傳揚成了一段難得的佳話。邊伯犁最為年長,伍季耕次之,薛定搖年歲最小,他們三人便以年齡排資。隻是薛定搖隱藏女兒身的身份,總覺得自己對他們有所隱瞞,心中有愧。所以當他們以哥弟相稱時,薛定搖隻尊稱他們“伯犁兄”、“季耕兄”。起先邊伯犁、伍季耕還時時匡正她的稱呼,後來習慣了也就算了。

此刻,薛定搖看著人生中的第一麵戰旗,紅底黑字。她摩挲著這旗上的“薛”字,一橫一豎,皆是責任;一撇一捺,都是擔當。她明白,從這一刻起,全軍將士的性命將係於她一人身上。這一絲一縷卻重於泰山的份量,她要牢牢地扛在肩膀上。

喜笑顏開的二人見薛定搖神色凝重麵麵相覷,邊伯犁不禁惑問:“三弟,軍備足,士氣盛。你怎麼反倒生出一副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