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蜀道難行,往來不便!
“鐵槍衛”營帳中,嚴顏、常胤各自坐好。偌大的營帳顯得空蕩蕩的,“鐵槍衛”的那幫少年們正在外麵的校場上習槍。在進軍帳前嚴顏看到那幫少年的努力的模樣,又是一番驚歎。
軍帳中看書的張裔給嚴顏和常胤各倒了杯粗茶,軍營中也隻有這些粗糙的茶葉了。
嚴顏久居軍帳,自是不在乎這些了,端起粗茶喝了一大口。
“方才嚴叔說有事與胤兒商議,不知是何事?”常胤擺弄著手中的茶杯問道。
“哦!與你說了這麼多,竟差點忘了正事。”嚴顏拍了拍腦袋道,“昨日從蜀郡敗退過來數千‘黃巾’,本以為嘉陵有戰事,不過沒想到的是,他們卻向嘉陵城投降了,昨日你沒回城中,你父親要我來問問你如何處置這些降卒。”
“還能如何處置,收繳了他們的兵器,把他們放了吧!”常胤白了嚴顏一眼,總不能像任岐賈龍他們一樣把降卒殺了吧,如果那樣,下一波來嘉陵的“黃巾”可絕對不會是來投降的。
嚴顏早就習慣了常胤的白眼,也不在意,笑嗬嗬地說道,“這個自然!嚴叔是想來問問你,你那‘忠義營’是否要添些將士,正好…”
“還是…算了吧,兵不在多而在精,就算是胤兒要擴軍,恐怕父親也會有意見!”常胤擺擺手道,接著又建議,“嚴叔倒是可以擇其精壯者充實嚴叔那嘉陵西北大營,剩下的就分些荒田讓他們開墾,再從府庫裏拿出些糧食助其過冬。”
“如此也好!”嚴顏點點頭。
“報!營外有個人自稱太守常大人信差,言及找尋嚴都尉及公子!”一個傳令兵快速跑進了軍帳,打斷了常胤嚴顏的談話。
“哦?胤兒,看來你父親有急事相召!我等還是速去吧。”嚴顏開口說道。
“嗯,嚴叔稍待,待胤兒安排下‘鐵槍衛’那幫小子。張裔,去外邊校場把阿大叫進來!”常胤側身對一旁看書的張裔說道。
張裔點頭,放下手中的書,轉身出去了,不一會兒領著楊洪進來。
楊洪進來先向常胤、嚴顏拱拱手道,“見過公子,見過嚴都尉!”看到嚴顏在這裏楊洪也不敢造次,要是平時在自家公子麵前可沒有這麼多禮。
常胤擺擺手說道,“啊大,我要去趟城中,‘鐵槍衛’就交給你了,讓弟兄們好好練習,切勿偷懶!”
楊洪朗聲道,“謹遵公子令!”
“張裔,叫上孟獲,嚴叔我們走吧!”常胤說完站起身來。
嘉陵城太守府中,常毅點頭對剛進議事廳的嚴顏、常胤道,“希伯,胤兒你們來了….”
嚴顏向常毅拱個手自己在一邊做好。
常胤向父親行了個禮也向旁邊的位置走去,卻發現父親下首坐著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人,甚是麵生,不覺多看了兩眼。
常毅指了指旁邊的那個三十歲左右的人笑著對嚴顏跟常胤說道,“這位是朝廷新任命的嘉陵長吏張肅,張君矯。”然後又指著常胤對張肅說,“這是犬兒常胤,那位坐著的是嘉陵都尉嚴顏嚴都尉。”
張肅對嚴顏拱手行了個禮,“見過嚴都尉。”
嚴顏慌忙還禮,言稱“不敢!”
張肅這才轉身正對著常胤,“原來公子就是嘉陵民眾口中的‘公子胤’,不想公子竟如此年少,真乃英雄出少年啊!!!”
常胤也站起還禮,口中稱道,“張長吏謬讚!”
等到大家坐好,常毅開始進入正題,常毅說道,“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有兩件事,需要大家相商。”
“一是如何處置嘉陵新降‘黃巾’,二是關於從蜀郡傳來的一份急招。”
常胤心中一動,急招?蜀郡會有何急招,而且招的的還是一郡之守?
“胤兒所言,可把新降‘黃巾’一分為二,擇其壯者為郡卒,餘者分其荒田,令其開墾,開府庫助其冬食。”嚴顏接過話,不過說的卻是常胤在軍帳中給出的計策。
常毅聞言,低頭思索了片刻,喜聲說道,“如此甚好!”
一邊的新任長吏張肅看到太守大人竟然一點都沒有問自己的意思,微微有些許惱怒,細細想了想嚴顏的話,當下高聲道,“此舉不妥!”
其實也不怪張肅,在張肅來此之前,嘉陵幾乎一有事都會想常胤求解的,如今大家都習慣了,隻是張肅不知罷了。
“哦?君矯為何如此言之呢?”常毅也是一個開明的人,即當問道。
“肅以為,‘黃巾’亂賊乃叛逆之輩,不予處決已是大仁大義,安能待之如此之厚?”張肅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既然話都說到了出主意的人身上,常胤隻好轉身向著張肅道,“胤且問張長吏,益州‘黃巾’為何而起?”
“這…”張肅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當下就被常胤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