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你怎麼也跪下來?”馬超看著胡來跪在他麵前,
你以為我想啊,哎,我的雙腿不聽使喚啊,5555555。胡來渾身冷汗,雙手連連做揖:“你別說了,我可擔當不起”
馬超拿住胡來的雙手,有點生氣道:“我說妹夫,我真的是誠心拜你為師。”
胡來皮笑肉不笑,道:“馬超大哥,要是你拜我為師,文鴛以後不也要喊我師傅,可是你又要我當你妹夫,這到底以後是喊師傅還是妹夫了?”
馬超思索一下:“也是哦”
胡來見馬超一點就通,心裏大喜,連忙爬起來,摸了一把臉上的雨水。
“那好,雨大,馬超大哥不如你先回去,免得著涼。”胡來說完趕緊轉身便走,他可再經受不了馬超的折騰。
“等等……”馬超突然想到什麼,喜道。
胡來有種不好的預感,但還是百般無奈的轉過頭,看著馬超。
馬超興奮道:“我有個好辦法?”
“什麼辦法?”
“以後叫你妹夫師傅怎樣?”
此言一出,胡來終於經受不住刺激,加上本來就深受內傷,幹脆雙眼一閉暈了過去。留下身邊驚慌失措的幾人。
看著那幾人慌張的把胡來抬進帳內,雨中的馬超發著楞,許久喃喃自語起來:“這麼聰明的辦法都能想出來,我好佩服自己呀,恩,以後就叫妹夫師傅……”
正是今日馬超的這一句話,在將來以後無論胡來麵臨多大的困難和危險時,他都一直忠心耿耿守護在胡來的身邊,永不離棄。
***
漢中地處秦嶺與大巴山的交接處,四麵環山,中間為漢中盆地,沱江流經此處。地形可謂極佳,易守難攻。
漢中內的百姓在五鬥米道教主張魯帶領下過著無憂無慮猶如世外桃圓的生活。在這紛紛亂世中實數異類。
張魯,字公祺,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人。祖父張陵,在漢順帝時(126至144年),學道於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北),造作道書,入道者出米五鬥,因被稱為“五鬥米道”。陵死,子衡、孫魯相繼傳其道。
劉焉為益州牧,張魯母由於傳道,常往來焉家。
今年,劉焉以張魯為督義司馬,張修為別部司馬,使二人率部往攻漢中,張魯得漢中後,斷絕通往關中的穀道,殺漢使者,並襲殺張修,並其部伍。
張魯在漢中建立的政權,有許多特殊之處:
第一,它是政教合一的政權。五鬥米道的教義是有鬼論者。認為人無時不受鬼的監督,鬼能根據人的行為而降災或賜福。張魯自號“師君”,入道的一般徒眾稱“鬼卒”。部門首腦和帶領徒眾者稱“祭酒”。其中統率徒眾多者稱“治頭大祭酒”。負責某部門事務者有“都講祭酒”、“奸令祭酒”等。除祭酒外,不另設其他官員。無論本地和外來者都需入道,不準有例外。
第二,和黃巾起義者信奉的太平道類似,五鬥米道對道徒也提倡誠信,反對欺詐虛妄。廢除一切嚴刑酷法,務行寬惠。主張先教後刑,有小過者,先自己反省;服罪後罰修路百步的勞役。犯重法者,先原宥三次,然後行刑。春夏禁止殺人,秋冬始能處決犯人。
第三,祭酒轄區在交通路衢修築義舍,備有義米義肉,行人可以量腹取用。
第四,市肆百物都保持平常價格,沒有暴漲暴跌現象。
五鬥米道的一些政治、經濟措施,如簡化行政機構、廢除殘酷刑法、主張先教後刑、設置義舍義米、平抑物價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意義。這在古代通過農民起義而建立的政權中也是少見的。張魯在漢中統治的結果是:“民夷便樂之”、“競共事之”、“關西民從子午穀奔之者數萬家”。這裏的人民過著安定和睦的生活。
張魯為人什麼都好,就是最愛麵子。
此時,漢中府邸一間書房內
一個文弱的年輕人,捂著長袖哭哭涕涕,耍著無賴:“爹,我要馬文鴛,我要馬文鴛。5555555555”
張魯麵色鐵青,死死盯著手中的信。此信是馬騰親手寫下的退婚書。
“爹———”張風見父親一直未開口,又纏著張魯。
“風兒,他們馬家退婚是他們有眼無珠,天下美女無數,不如我們再找個大家閨秀。”張魯最心疼這個寶貝兒子。
“不嘛,我就要馬文鴛———”張風哭得越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