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預期上看,周末公布了4家IPO,又悄悄的增加了一支,這表明5隻就是所謂的緊縮標準。至少現階段是這樣看。這樣原來每天萬八千億的成交量現在變成了6400億,怎麼怎麼能支撐得起5200多支股票和68萬億的流通市值呢?不過無形之手還是希望市場橫盤震蕩來走賣貨的老路,根本不願意讓市場上漲,這有15年的教訓形成的思想障礙仍然沒有摒棄,怕漲出風險。再有,市場之所以不漲說明越往上的人,越是高高在上的人,越不參與這個市場。所以廣大的股民和基民,就休想掙錢了,長時間的震蕩賠錢也就自然了。
還是防範咣當吧。還是那句話,真正政策底還沒有真正出台,比如說限製減持,緊縮標準等等等等所謂的更多的利好,是隻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光打雷不下雨,更不要說市場底了。新資金仍然是不可貿然入市,風險極大。
綜合上述,我覺得周二大盤低開縮量震蕩收高的假陽星走勢還是值得玩味的,其實現在的市場狀況大家心裏都是清楚的,重磅會議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可是已經快兩個月了,資本市場越來越不活躍,投資者的信心越來越弱,這無疑讓各方都有些尷尬,政策麵也出了不少利好,投資者也一度興奮過,可是結果不太好,利好政策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投資者有一種被耍了的感覺,導致信心越來越弱。不過投資者還有點不死心,畢竟指明了方向,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所以還是在期待政策麵能有進一步的利好,所以大家也糾結,這種糾結在周二達到了新高度,這種縮量窄幅震蕩也是罕見的。那麼大盤接下來會如何運行呢?顯然政策麵依然是決定性力量,現在在政策的威壓下,做空力量雖有所收斂,但是收斂並不代表不存在,也不代表以後不會再發威,畢竟現在市場做空成本遠低於做多成本是不爭的事實,資金就像水,哪低往哪流,越低衝擊力越大,多空力量也是如此。
畢竟資金就是要逐利的,哪個成本低風險小收益高,就會偏向哪方,所以當做空成本遠低於做多成本時,大資金自然而然就會對做多失去興趣,會以做空為主,所以現階段市場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大幅限製做空,提高做空的難度和成本,資金自然就會偏向多方,現在的A股本就不成熟,以中小投資者為主,所以政策麵要向中小投資者傾斜,而不能讓機構們利用量化和各種做空手段肆意收割中小投資者,這樣的話,就是把機構和中小投資者對立起來了,什麼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機構根本不考慮,隻會考慮如何快捷的收割中小投資者,畢竟短線投機來錢更快,大幅限製做空後,至少在某些時間段和某些價值突出的個股上,大資金和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一致的,需要一起做多,這樣市場有了賺錢效應,自然就會活躍起來了,投資者信心也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