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聖旨再臨(1 / 2)

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四月十一日清晨,東漢第十一位皇帝漢靈帝劉宏駕崩,滿朝震動,舉國震驚,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是日,遵照靈帝遺詔,皇子劉辯登基為帝,是為少帝,改年號中平改為光熹,是為光熹元年。

靈帝駕崩,少帝劉辯繼位的消息在數日之間就傳遍了大漢各地,當然了,有些人使悲傷不已,而有些人,則是歡喜連天。

不過此時的劉備,心情卻是有點複雜,一方麵,靈帝對他有知遇之恩,對於靈帝的駕崩,劉備自然也是有些悲傷的;但是另一方麵,雖然過去了四年,他可是仍舊牢牢地記得自己來這裏的任務,如今可是自己兌現承諾的時候,說實話,靠著自己現在的實力,想要完成劉宏交給他的任務,的確實有點困難的。但是他劉備可不是那種遇見困難就退縮的人,雖然前方困難重重,但是在接到靈帝駕崩消息的那一刻,他已經做好了去拚死嚐試一番的準備。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沒有像劉備預想的那樣,在接到劉宏駕崩消息的之後幾天,“苦苦等候”的劉備卻始終沒有等到劉宏的詔書。

在劉宏和劉備的計劃之中,劉備如果想要帶兵進京勤王,輔佐新帝安定社稷,劉宏的詔書,就是一個必要的前提。

假如沒有這個詔書,劉備就沒有一個正統的名義帶兵進京,輔佐新帝,就算是以他現在皇叔的身份也不行,不然,就是犯了叛國之罪。

而且更加奇怪的是,按照劉宏的計劃,原本應該是讓皇子協繼位的才對,可是現如今,卻是皇子辯繼位。

麵對這一係列的不尋常,劉備怎麼也想不通其中的原因,隻好將關羽陳到張飛三人秘密召集過來,商議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汝南郡上蔡城郡府的一座偏廳之內,劉備坐在主位之上一籌莫展,略顯無奈地說道:“如今先帝已逝,不過卻是留下了種種謎團,備百思不得其解,進退兩難,不知雲長、翼德與叔至可有何高見,能一解備心中疑惑啊。”

劉備沒有召集陳群,也是有一定理由的,雖然陳群現在也是劉備手下的重要官員,而且心思敏捷,慮事周全,更重要的是,陳群對於這種政治上的東西,可以說是十分精通,如果讓陳群來參議,說不定立馬就能得到答案。

但是現在的情況,的確實有點複雜,如果劉宏給劉備下了那一封關鍵的詔書,那麼劉備將這件事說給天下人聽都沒什麼關係,畢竟在那時候,劉備做什麼事都是名正言順。當然,是有關輔佐新帝的事情。

可是現在沒有劉宏的詔書,劉備要是冒冒然地就把這件事情傳了出去,先不說別人會不會相信他,隻怕到時朝中又要有一大推參他的奏折了。

所以,為了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劉備還算是選擇了低調行事,隻是把陳到等三人召集了過來,畢竟對於劉備來說,陳到關羽張飛三人才是他真正的心腹,永遠不會背叛的心腹……

可是劉備現在的問題,對於關羽等人來說,的確是有點棘手,因為他們三人畢竟出身貧寒,雖說能力很高,但是都隻是表現在軍務和戰陣之上,對於政治這種東西,他們還真是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