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白龍山(中三)(1 / 2)

“這幫人估計不尚文,甚至輕視文采。”

潘玉道。

“從何得出。”

武玉嫦習慣性的接了一個話茬,和潘玉一起走在他們的長廊裏。

“現在咱們走過的地方,有床,還有些他們的私人用品,可以知道,這是他們用來休息的地方,那其他擺放的物品,也無非就是經常用,和比較喜歡的東西。”

是,能帶著打仗的與武器無關的物品,恐怕不是最喜歡也是比較重要的了。

至少是,他們覺得自己需要。

“逛了那麼多屋子,他們沒有一個擺放策略兵書的。”

不是,誰家上前線,帶書啊?

“也許隻是不希望書被燒毀了而已。”

“這個理由是沒有辦法讓人信服,”潘玉尷尬的笑了下,“不過這個應該是能證明點什麼了。”

潘玉拿起一個酒杯,上麵刻滿了弓箭、木棒還有些象征力量的東西。

他接著又拿起一個盆子,上麵的紋樣隻是記錄了男子狩獵之後的情景。

“我相信他們的物品是能看出來他們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尤其是他們衣食住行中反複用圖騰、紋路強調的東西,正式他們最為在意的東西。”

潘玉接著摸索這個臥室。

“看這一小方桌,雖然沿用了漢人的方式,卻沒有基本的筆墨紙硯。”

潘玉又不知道從哪裏找到一個匣子,上麵有一個精巧的小機關。

“潘玉,這裏有個按鈕。”

“是的,看著像墨家傳下來的機關,如果歸安擅長這個,那麼很有可能在這裏的時日,他為這群人做了很多這樣的東西。”

“裏麵是什麼?能打開嗎?”

“可以打開,這樣的小東西,我兒時學過,難不倒我。”

隻見潘玉扭了幾下這個按鈕,小匣子便自動開蓋了。

裏麵是一張羊皮卷。

“那年裴生找到過這個東西,可惜這個小玩意不大,他也就沒有在意。”

“看來裴大人辦案,也沒有很仔細。”

“畢竟當時能搜集的信息,或者說,他認為有用的信息都得到了,所以也就對此毫無在意。”

“深究這群人的文化態度,在裴大人眼裏,也許並不是他的職責。”

說的也是,他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找到歸安這個孩子即可,當年找人,土匪都還活著,知道小孩的下落也有不少方式,而現在他們進來,沒有裴生那麼專業,隻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看著。

“看看羊皮卷上寫了什麼?”

潘玉展開這個小卷,果然寫了一些他們都不太懂的字眼。

“這是土匪自己的語言。”

潘玉緩緩道。

“看來他們在打算幹一番事業的時候,還保留了自己的文字。”

“是這樣。”

潘玉把東西塞了起來,又看到了他們掛著的項鏈。

“這是他們頭部才能帶的,一般是首領級別的人物。”

武玉嫦突然想到,自己差點被抓走那天,和那人脖子上戴著的一模一樣,分毫不差。

“原來這是他的房間。”

“那這幾間屋子我們輪流看看,一定可以繼續找到歸安線索的。”

說完,潘玉又領武玉嫦進了一個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