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革新的成果,就跟兒戲一樣,砸了一塊龍牌,打了幾下老尼姑,再偷走一個宣德爐。這讓阿Q很是失望。
在這一章中,其中一句爭議最大:
【至於革新黨,有的說是便在這一夜間進了城,個個白盔白甲;穿著崇正皇帝的素。】
有的讀者認為是魯訊寫錯字了,將“崇禎皇帝”,寫成了“崇正皇帝”,一字之差,是魯訊的疏忽大意。
然而,魯訊卻是故意為之的。他筆下的村裏人,對最新的局勢和新思想,都表現出驚人地無知。
早在紹興的時候,魯訊親身經曆,辛亥革新爆發快一個月,鄉裏人還以為在鬧“反清複明”,而且農民都不知道崇禎的名字。
在魯訊看來,辛亥革新是一次不徹底的革新,革新的內容,與大部分百姓毫無關係,隻是把清朝推翻了,換上一塊共和的招牌而已。
辛亥革新的時候,80% 以上的人,都是文盲,根本不關心是皇帝執政,還是總統掌權。
孫福元看到這一章的內容時,直呼:
“真是寫得太深刻了,沒錯,就是封建統治的等級意識,深刻而廣泛,浸潤著整個社會,乃至各個角落!”
言罷,又讀起了其中的幾句原文:
【阿Q的耳朵裏,本來早聽到過革M黨這一句話,今年又親眼見過殺掉革M黨。但他有一種不知從那裏來的意見,以為革M黨便是造反,造反便是與他為難,所以一向是“深惡而痛絕之”的。】
【殊不料這卻使百裏聞名的舉人老爺有這樣怕,於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況且未莊的一群鳥男女的慌張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革M也好罷,”阿Q想,“革這夥媽媽的命,太可惡!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M黨了。”】
【不知怎麼一來,忽而似乎革M黨便是自己,未莊人卻都是他的俘虜了。他得意之餘,禁不住大聲的嚷道:“造反了!造反了!”】
【未莊人都用了驚懼的眼光對他看。這一種可憐的眼光,是阿Q從來沒有見過的,一見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裏喝了雪水。】
短短的五句話,阿Q卻有兩種不同的思想,而且寫出了思想轉變中,前後狀態和心理變化。
當初,地主趙太爺作威作福時,把自己居於人上人的位置,阿 Q 稱自己姓趙,想要沾邊成為“人上人”。
阿 Q眼中的“人上人”,是要什麼就是什麼,歡喜誰就是誰,看誰不爽就殺了。喜歡什麼東西就直接搬,而且還不是自己搬,要讓小D來搬,搬得不快,還要打他嘴巴。
阿 Q不僅成為“人上人”,還想把別人踩在腳下,以自己為中心,重新建立新的等級秩序。
然而,革新來臨後,阿Q以為自己的地位會被顛覆,從“人上人”變成“人下人”,因此,他感到深惡痛絕。
但是,當他看到舉人老爺害怕時,他改變了想法,開始向往革新。
魯訊對孫福元說:
“將阿 Q 的思想概括起來,就是奴才做了主人,絕不肯放棄‘老爺’的稱呼,隻怕擺的架子,比他的主人還要誇張,還要可笑。”
最終,辛亥革新發生後,趙太爺和微不足道的阿Q,各自的身份完成互換,這種情況非常諷刺。
然而,阿Q的革新理想能夠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