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在封建統治下,人的道德意識都被徹底扭曲,也是國民性格裏的一種惡鬼。而有趣的是,阿 Q 內心潛在的欲望,又被激發出來。”
孫福元點頭笑道:
“我記得,阿Q 和吳媽之間,隻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阿 Q 想和吳媽‘困覺’,他是想發生關係。這話太絕了,更絕的就是阿Q 的舉動,居然是:下跪!”
“作為讀者,看不到阿 Q 的衝動,卻看出了喜感,看到他給吳媽行大禮。這樣的描寫,真是透著詭異啊,隻有身體的動作,卻沒有性,這正是你要諷刺的地方吧!”
孫福元一麵剝著花生,一麵說道:
“你這是相當於,騎馬揚鞭的時候,又拉緊了韁繩,這也太矛盾,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卻遵守著儒家的文化規範,讓人一下就意識到,他的思想是畸形的、醜陋的、也是逆天理的。”
說著說著,孫福元覺得還不過癮,又翻出文章,讀那幾句經典的句子:
【即此一端,我們便可以知道女人是害人的東西。】
【“我和你困覺,我和你困覺!”阿Q忽然搶上去,對伊跪下了。】
【即此一端,我們便可以知道女人是害人的東西。】
【男人本來大半都可以做聖賢,可惜全被女人毀掉了。】
【阿Q本來也是正人,我們雖然不知道他曾蒙什麼明師指授過,但他對於“男女之大防”卻曆來非常嚴;也很有排斥異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類——的正氣。】
【他的學說是:凡尼姑,一定與和尚私通;一個女人在外麵走,一定想引誘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裏講話,一定要有勾當了。為懲治他們起見,所以他往往怒目而視,或者大聲說幾句“誅心”話,或者在冷僻處,便從後麵擲一塊小石頭。】
【誰知道他將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飄飄然了。這飄飄然的精神,在禮教上是不應該有的,——所以女人真可惡。】
阿Q一方麵認為,這種欲望本能是醜惡的,一方麵又抵擋不住本能,想要求愛,他的觀念裏,卻覺得求愛是不合理的。
於是,阿Q的罪惡意識,驅使他在求愛前,突然跪了下來。
所以,吳媽被嚇跑了,阿Q立即感到忐忑。
阿Q 對吳媽求愛是單向的,沒有任何強迫,他也沒有玷汙吳媽。
可是,吳媽為了讓人看出她當寡婦的貞潔,卻做出準備上吊的樣子。
因為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唯有這樣做,才能自證清白。
阿 Q 控製不住自己的本能,打破了心裏堅守的思想,卻受到嚴厲的懲罰,花光他的全部家當,來賠償趙老太爺家。
孫福元沒有看出來的是,小說前麵的部分,敘述的方式是,作者不僅全知全能,還經常說出敘述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立場態度。
比如這三句話:
【然而我們的阿 Q 是沒有這樣乏,他是永遠得意的。】
【這或者也是中國精神文明關於全球的一個證據了。】
【看哪,他飄飄然的似乎要飛去了!】
可是,到了這一章的結尾,敘述方式變成了平鋪直敘,而且從這裏開始,一直到小說的結尾,幾乎都是平鋪直敘,不再表達作者的感情和態度。
在最後一段,阿 Q 的精神勝利法,再一次失效了,他也失去編造故事的欲望和能力。
平鋪直敘,意味著現實開始裸露出來。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阿 Q 的命運,即將發生著重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