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這一次的勝利,為劇情發展埋下伏筆(1 / 2)

這一刻,在視頻畫麵中。

《阿Q正傳》發布到第三章的時候,魯訊開始文思泉湧,配角也逐漸添加進來。

第三章的標題是:續優勝紀略,一個“續”字,就讓讀者明白,是接著第二章的內容寫的,繼續把小醜當英雄去描寫。

本章節的開頭如下:

.

然而阿Q雖然常優勝,卻直待蒙趙太爺打他嘴巴之後,這才出了名。

他付過地保二百文酒錢,憤憤的躺下了,後來想:“現在的世界太不成話,兒子打老子……”

於是忽而想到趙太爺的威風,而現在是他的兒子了,便自己也漸漸的得意起來,

爬起身,唱著《小孤孀上墳》到酒店去。

這時候,他又覺得趙太爺高人一等了。

說也奇怪,從此之後,果然大家也仿佛格外尊敬他。

.

阿Q酒後吹牛,說自己與趙太爺是本家,村民馬上對他肅然起敬。

可是,趙太爺卻打了他一記耳光,讓阿Q在村裏炫耀的身份,瞬間被打回原形。

挨打後,他很快就能說服自己,把趙太爺想象成自己的兒子,這一番自欺欺人,卻讓他忘了挨打時的生氣,反而心生得意。

一般的村民,都在社會等級排序裏,自覺的把自己排在低位,不敢向上僭越。

趙太爺打了阿Q,這些村民認為:那肯定是對的。

因為趙太爺是不會錯的,他在這個村子裏地位最高。

但是,阿 Q與這些村民不同,處於社會底層的他,經常瞧不起人,甚至對趙太爺,也是不尊敬的。

不僅如此,阿Q的自尊心,還要強得離譜,和一般的村民截然不同。

第三章的關鍵句子摘抄:

【阿Q也脫下破夾襖來,翻檢了一回,不知道因為新洗呢還是因為粗心,許多工夫,隻捉到三四個。他看那王胡,卻是一個又一個,兩個又三個,隻放在嘴裏畢畢剝剝的響。】

【在阿Q的記憶上,這大約要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因為王胡以絡腮胡子的缺點,向來隻被他奚落,從沒有奚落他,更不必說動手了。】

【不料這禿兒卻拿著一支黃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謂哭喪棒——大蹋步走了過來。阿Q在這刹那,便知道大約要打了,趕緊抽緊筋骨,聳了肩膀等候著。】

【但對麵走來了靜修庵裏的小尼姑。阿Q便在平時,看見伊也一定要唾罵,而況在屈辱之後呢?他於是發生了回憶,又發生了敵愾了。】

這一章節,除了主人公,出現了三個關鍵配角,分別是:“王胡”;“假洋鬼子”;以及靜修庵裏的小尼姑。

2000多字的內容,卻由三個情節組成。阿Q兩次挨打,都感到了屈辱。但他的屈辱感,在最後,又都找補回來。

這一年的春天,阿Q看到“王胡”在陽光下捉虱子,阿Q也學起來,跟他比捉虱子。

但是,他發現自己捉到的虱子,比“王胡”少,放在嘴裏咬,又沒有“王胡”的響聲大。

這讓阿Q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便找茬打架。然而,他卻輸給了“王胡”,這個他原本認為不是對手的人。

就在這時,錢太爺的兒子——被人稱作“假洋鬼子”的人,走到了阿Q的身邊。

平日裏,阿Q見到此人都會躲開的,隻能在心裏咒罵,但是阿Q正在氣頭上,為了發泄情緒,他罵了一句:“禿兒。驢…”

結果,他又遭到了少爺的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