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他以筆為槍,希望清除國民心裏的惡鬼!(2 / 2)

這時阿Q赤著膊,懶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麵前,別人也摸不著這話是真心還是譏笑,然而阿Q很喜歡。

.

第二章的開頭,揭示出阿Q的可悲之處,他已經失去了作為人的價值,隻有在忙碌的時候,人們才會記起他,而記起的不是他的模樣,而是他的做工。

無論那個老頭子是真心話,還是譏笑,阿Q都被當作一個機械,不把他當人,而當成一個可以驅使的工具,這體現了封建思想的本質。

最可悲的是,阿Q自己卻很喜歡,說明他完全沒有個性,也沒有任何意識。

當時,孫福元看到第二章的內容,就向魯訊谘詢道:

“阿Q不承認自己的個性,不承認差異,僅僅以自己的是非為是非,先生是想說明什麼呢?給我講講你創作的初衷吧!”

魯訊稍微沉思了一下,回答道:

“他代表了一類人,把本民族的一切絕對化,嘲笑一切與本民族不同的事物,而且盲目的自尊自大。然而,他們又用外來事物來自我炫耀,作為傲視同類、歧視他人的工具。”

“如今的國內,許多地方成為列強的殖民地,一片衰敗的景象。”

“然而,許多國民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危機,反而沉迷於曆史的輝煌之中,這種精神狀態在阿Q身上得以體現。”

說完,他又將原文標記出來,指給孫福元看:

【阿Q“先前闊”,見識高,而且“真能做”,本來幾乎是一個“完人”了,但可惜他體質上還有一些缺點。最惱人的是在他頭皮上,頗有幾處不知於何時的癩瘡疤。】

隨即,魯訊開始逐段講解:

他被人打了,就說自己是在被兒子打。遇到口訥的人,他就罵;氣力小的人,他就打。正所謂: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他是一個非常弱小的人,所以吃虧的時候比較多。

即便如此,受了侮辱以後,他不能流露出不滿的情緒,因為那會引來更嚴厲的懲罰,所以,他隻能怒目而視。

結果,這種無言的情感表達,也不被允許,還是會遭到毒打。他隻好在內心裏安慰自己,這是兒子在打老子,這已經不是任何感情的外在表現,隻是感情的內在表現,是內在的意識。

然而,這種內在表現,也無法瞞過他人的眼睛,甚至有人讓他自己罵自己。阿Q在精神上到達了極限,隻能采取自輕自賤、自我貶低的態度。

這實際上,是情感壓抑發展到極端的結果,他完全失去了自我意識,對自己的痛苦已經漠然置之。

因此,我們看到他采取精神勝利法,不斷追求更高的境界。

在第二章的結尾,阿Q忽然有失敗的感覺,感到了失敗的痛苦。

可是,他仍然習慣性地用精神勝利法,來消解痛苦,精神勝利法的本質,是不理解失敗,不承認失敗,不承認自己的局限性。

在阿Q 的性格裏,缺乏著承認失敗的特質。但是,在結尾的地方,他卻有一個承認失敗的機會,一個覺醒的契機。可是,這個機會稍縱即逝。

很可惜,他立刻“轉敗為勝”,自己扇自己一巴掌,再次安慰自己。

結合魯訊的詳細講解,孫福元又連讀了兩遍,才拍手叫好:“大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孫福元不知道的是,寫完第二章以後,魯訊的心情變得沉重,整篇小說的格局,也開始轉為另一種方向。

在文章中,出現的趙老太爺,假洋鬼子、趙秀才不僅僅是配角,他們都是大清的餘孽,也是國民性格裏的“鬼”。

魯訊以筆為槍,希望清除國民心裏的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