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誌願為改革犧牲,絕對不是一句空話!(2 / 2)

“這不僅僅是因為天災,更因為貪官汙吏的虐政,難民們不堪忍受,被迫轉為土匪。需要采取以安撫為主,圍剿為輔的方式。”

吏部尚書謝升,突然站出來,推舉道:“臣認為楊鶴能擔起重任!”

就在崇禎猶豫不決之際,看到魯訊大談西方思想的一幕,崇禎和大臣們都被其吸引。

崇禎長舒一口,歎息道:

“看來哪裏都是如此啊,總是有人起義,不是對抗教皇,就是對抗國王,再不就是對抗君主,究竟百姓想要怎樣的人,來統治他們?”

謝升一板一眼地回答:“順應民心者得天下!陛下不必擔心,起義的爭端,會妥善解決的!”

崇禎更加疑惑:

“可他分明說,順應民意也是錯!不是還寫了那幾個大字嘛!”

謝升歪頭沉思片刻,解釋道:

“他說民主不是萬能的,眾歸所望之後,君主隻能有一人。每個人應各司其職,為君王效力,君王則應考慮百姓的利益,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就拿這次起義來說,流民之所以蔓延,就是因為當地的總督,恣意剝削,倘若他能體恤難民、聽人規勸,流民又怎會轉為盜徒呢?”

一句話,讓崇禎心中寬慰不少,當即決定:

“傳令下去,令楊鶴任陝西三邊總督,即刻上任!”

……

這一刻,在視頻畫麵中。

光緒三十三年,島國的生活,讓魯訊逐漸適應。

然而,他的內心,卻被強烈的願望困擾著——改變祖國的命運!

魯訊受章先生的影響,決定加入三方勢力聯合的組織。

該組織的目標,主要是宣傳思想,以及回國消滅清朝的官員。

魯訊初到組織,滿懷激情。但沒過多久,他就接到暗S的任務,卻開始猶豫了。

他認為,單單殺害清朝官員,還會有其他人員接替職務,並不能給大清朝廷帶來致命的打擊,也無法改變曆史的軌跡。

他思來想去,擔憂此次的行動,是否真的具有意義。

於是,在組織的秘密會議上,魯訊突然站起身,當著眾人的麵,提出了疑問:

“倘若我犧牲的話,何人替我供奉家中的母親?”

會議室的氛圍,陡然緊張起來,眾人相互對視,仿佛能聽到喘息的聲音。

一時間,他成為了組織裏的另類,認為他疑慮重重,容易破壞組織的重要計劃,便取消了他的行動參與權。

當天晚上,魯訊獨自坐在窗前,在日記中寫道:

我是一個看事情太仔細的人,一旦認真琢磨後,既容易生出疑慮,又不易勇往直前。

再者,這種即使犧牲性命,也達不到威懾的目的,意義並不大。

但我誌願為改革犧牲,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日記上的墨跡,逐漸變得模糊。

他的眼中泛有淚花,立即點燃一支香煙,壓下心中的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