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大宋王朝。
建隆三年四月,宋太祖趙匡胤下詔:
“任命張美為橫海節度使,鎮守滄州,抵抗契丹!”
不過,張美上任不久,就有人跑到京城告狀。
聲稱張美掠奪百姓的財產,還強娶民女做妾室,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人盡皆知,吵得沸沸揚揚。
趙匡胤得知後,決定親自了解情況,命人把告狀之人帶進皇宮裏。
當農民老漢跪在殿前,顫抖著告發張美時,趙匡胤溫和地問道:
“老人家,在他到滄州之前,你們的生活如何呢?”
老漢脫口而出:“契丹人時常侵擾,百姓苦不堪言啊!”
趙匡胤輕點一下頭,接著問道:“那他到任後,生活又如何呢?”
老漢是個老實人,思索片刻後,如實稟告:“百姓再沒有受到騷擾。”
趙匡胤聞言,嘴角不由自主地上翹。
就在倆人一問一答之際,看到魯訊接到暗S任務的一幕,趙匡胤向老漢感慨:
“當朝廷的官員,本就不易啊,你剛才也看到了,還有組織要暗S他們,張美是豁出自己的性命,來保衛滄州的百姓,使你們過上安寧的日子,明顯是有大功啊!”
見老人沒反應過來,趙匡胤又勸慰道:
“倘若沒有張美,你女兒會嫁給普通農戶吧,而張美則是朕的棟梁之材,待張美論功行賞之時,朕還會賞他榮華富貴,你的女兒跟著他,隻會一起享福,你說對不?”
這一番話,讓老漢恍然大悟,歡天喜地地告辭離開。
待老漢走後,趙匡胤長舒一口,又回想起魯訊在日記中寫的那句話:
甘願為改革犧牲,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這樣心懷百姓之人,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如何才能籠絡人心呢?
一個貧民老漢尚好應對,可一個賢才能人,要怎樣才能為朝廷效力,成為國家的肱股之臣?
趙匡胤的愁思,瞬間湧上心頭,下意識地用手揉按眉心。
隨即,他差人給張美的老家,送去一萬兩白銀,並轉告張美的母親:
“請在家書裏提醒張美,倘若缺錢少銀,大可向朝廷提出申請,不要把手伸向老百姓!駐守邊疆,保得一方安寧,更要讓百姓安居樂業!”
……
與此同時。
大清王朝。
十月初六,康熙皇帝準備在離宮,舉行蒙古王公和台吉的覲見大禮。
皇帝大駕出城,對京城的百姓來說,是一場難得的盛事。
早在兩天前,順天府就已經向民眾發出通告。
於是,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天不亮就聚集起來,香案上冒著嫋嫋青煙,鞭炮聲不斷。
從正陽門關帝廟開始,延伸到東直門,擠滿了前來觀看的人群,如潮水般洶湧而來。
這段時間,最為忙碌的人,莫過於八阿哥胤禩。
他既要忙著刑部的事務,又要管著典禮的籌備工作,連續幾日都睡不上整覺,激動的心情帶著忐忑。
大阿哥也加入籌備的行列,與禮部和理藩院的幾位大臣,一同出謀劃策,可謂是麵麵俱到。
直到典禮當天的淩晨,景陽鍾一敲響,所有準備工作總算告一段落。
抵達承德後,康熙剛走下轎輦,就對兩位皇子說道:
“沿途的百姓十分熱情,卻秩序井然,離不開你們的通力合作,等典禮結束,想要什麼賞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