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俄國文學是我們的導師和朋友!(2 / 2)

他又開始沉浸在島國文學的海洋中,讀盡了夏目漱石、森鷗外和芥川龍之介的作品。

這些文學巨匠的筆下,他找到了情感的共鳴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然而,在眾多文學珍品中,他最鍾愛的還是那些小國的文學作品,如顯克微支。

他每次看到這樣的作品,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情感。

他閉上眼睛,回憶著故土的鄉民,那些人們正在經曆疾苦和不公,如火焰般燃燒著魯訊的內心。

同時,他還鍾愛俄國的果戈理和契訶夫的傑作。

俄國雖然是帝國,但他們的知識分子,也為了自由解放而鬥爭。

他讀著果戈理的長篇小說《死魂靈》。

小說裏描寫,一位投機鑽營的商人,假裝成六等文官,來到偏僻的省城。

以天花亂墜的吹捧,成為當地官僚的座上客,上門收購已經死去,但尚未注銷戶口的農奴,騙取大筆押金,從中牟取暴利。

醜事敗露後,他便逃之夭夭。

魯訊非常喜歡這種生動的描寫,用幽默諷刺的寫法,揭露階級的腐朽和醜態,這種現實主義文學,讓他大開眼界。

隨後,他翻開契訶夫的各種短篇小說,體會到其中的幽默和深刻。

這些文學作品中充滿了被壓迫者的呐喊,蘊含著反抗和自由的渴望,這正是魯訊心中最渴望的東西。

一是,小國都屬於被壓迫的民族,他們的文學裏有著華夏所需要的東西,那種被壓迫者的反抗聲音。

二是,俄國雖然是帝國,但他們的知識分子,也為了自由解放而鬥爭。

所以,弱小民族的抗爭文學,和俄國的進步文學,瞬間容易引起魯訊的共鳴。

魯訊常常挑燈夜讀,對友人讚許道:

“俄國文學是我們的導師和朋友!”

他的友人們被魯訊的激情所感染,一起討論文學和社會問題,探討著如何將這些文學作品的精神,融入華夏的現實。

然而,正當魯訊沉浸在文學的海洋中時,國內的軍閥混戰,卻讓他感到愈發沉重。

看到國家的困境和墮落。他不禁思考,這些文學作品中的力量,是否足以改變國家的命運。

這些外國文學作品,展現了被壓迫者的善良靈魂,他們辛酸的掙紮,以及對自由的渴望。

總而言之,他從文學裏明白了一個偉大的真理:

這個世界上隻有兩種人,那就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

他決心成為被壓迫者的堅定支持者,不僅在文字中表達,還要在現實中行動。

於是,魯訊又決定學習俄語,以便能夠直接閱讀原文作品。

一天,他聽說逃亡到島國的革命者,他的俄語堪稱一絕。

這簡直是雪中送炭,讓魯訊振奮不已。

於是,他和四位同學,特意登門造訪。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地。

學費實在是太昂貴了,他們無力承擔。盡管他們努力學習六個月,但最終不得不終止這個計劃。

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魯訊並沒有氣餒,心中的渴望和信仰支撐著他。

他繼續追尋文學之聲,為被壓迫者的尊嚴和自由而戰。

這個決心,如同寒夜中燃起的一束明亮的光芒,照亮了他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