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疑惑地問:“記得那是5月份,陛下怎會覺得寒涼?”
萬曆搖搖頭,解釋道:“或許是雨季的緣故?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是那種寒意是從心底生發,久久不能消散。”
張居正歪著頭,仔細琢磨皇帝的言語。
他不明白,為什麼皇帝會有這種感受。想來萬曆的心思沉重,過早知道肩上的重任,相比之下,萬曆比溥儀,更具有帝王之資!
……
與此同時。
大唐王朝。
貞觀四年,陽春三月,春雨綿綿,滋潤了整個大明皇宮。
甘露殿內,唐太宗李世民身穿龍袍,欣喜若狂。
他瞪圓雙目,激動地站起身,再次詢問:
“真的嗎?頡利可汗真的被生擒了?”
盧國公程咬金連連點頭,又重複一次:
“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活捉了頡利可汗!他們正在趕往京師的路上,不日即可抵達。”
唐太宗臉上洋溢著笑容,興奮地來回踱步,甚至說話有些語無倫次:
“朕要去太廟,去報告這個好消息,大唐俘虜了頡利可汗!從此以後,西北蕃邦歸降於大唐!真是天佑大唐啊!”
程咬金爽朗地大笑起來,提議道:
“這樣一來,陛下可就是他們的可汗了,大唐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唐太宗聽聞,立馬擺手反對:“不!朕要想個超越塵世的尊號,要一個氣勢磅礴的名字,彰顯大唐威儀!”
夕陽西斜,餘暉灑滿甘露殿,照得祥龍柱輝映如金。
碰巧看到溥儀複辟的一幕,唐太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慨萬千:
“瞧瞧,好消息接連不斷,簡直就是雙喜臨門,他小溥儀複位當皇帝,朕當這中原的皇帝,和番邦的可汗!好事要湊雙!”
程咬金站在一旁,憨憨地笑,說道:
“陛下坐擁天下,是一個城池一個城池,拚命打出來的,這小子怎能與陛下相提並論?”
他朗聲笑著,語氣中滿是豪情萬丈。
唐太宗眼中閃過讚許之色,意味深長地說道:
“接下來,朕要側重對民生的關懷。對朕而言,子民富庶和百姓安居,才是最為重要的!”
短暫歡愉之後,唐太宗也冷靜下來,心頭湧現出一絲憂慮。
溥儀的這次複位,也提醒了唐太宗,如果能巧妙地處理這次局勢,也許能為大唐,帶來長治久安的局麵。
程咬金躬身告退後,唐太宗孤單地坐在龍椅上,思緒有些紛亂,口中念念有詞:
“你啊,比朕幸運,自幼就擁有江山,權勢和富貴,真令人羨慕!對你而言,複位聽政,意味著肩負重任。”
“盡管你年幼,但並非無知無畏。從小在宮廷中長大,總要懂得權謀鬥爭,理解權力所帶來的使命和責任。這個年紀成為皇帝,所承受的壓力不言而喻!”
與其說,唐太宗在對溥儀感慨,倒不如說,是他和兒時的自己,在進行對話,更為自己歎息。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