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權力是一柄雙刃劍,能助人登上頂峰,也能使人陷入深淵(1 / 2)

這一刻,視頻鏡頭正在轉場切換。

同在北平的豔陽天下,紫禁城內外的景象,卻是截然不同。

溥儀退位後,黎民百姓最先感受到的變化,就是年號的變更,不再是宣統三年,而是變成:華國元年。

華國元年,10月10日清晨。

石大人胡同的一幢外交大樓內。

袁大人一覺醒來,晨光透過紗簾,傾灑進房間內。

他心中難掩激動之情,迎來人生的輝煌時刻。

今天,他將在眾目睽睽之下,宣布就職誓言,正式走馬上任,而且任期是五年之久。

早在7個月以前,袁大人就接到了赴任的邀請,讓他即日趕往金陵。

金陵之地,作為北平以外的,另一個首都,是起義軍的勢力範圍。

起義軍的這些人,不但不信任袁大人,對他充滿了憎恨,而袁大人詭計多端,對他們也是懷有疑心。

於是,袁大人不願意去金陵,擔心受他們的牽製,便謊稱北方形勢動蕩,需要他來主政,穩固當前的局麵。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危言聳聽,袁大人便自編自導,在北平策劃了一場兵變。

北平的大街小巷,頃刻之間,陷入了戰火之中,頓時一片混亂,人心惶惶。

雖然,戰爭很快就平息了,但是導致一些人員傷亡,也造成不小的財產損失。

不過,對於袁世凱而言,實現野心的道路上,有些折損都是正常的,更是無關緊要的。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那就是留在北平任職。

選了吉日吉時,他提早換上嶄新的軍裝,在一群護衛的簇擁下,踏出小樓的院門。

迎接他的是一隊整齊劃一的儀仗隊,瞬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響徹了數條街道。

老百姓紛紛聚集在路邊,互相交流著複雜情緒,各種聲音此起彼伏。

在儀仗隊伍的帶領下,袁大人來到廣場上。他的聲音宛如鍾聲一般,對著話筒莊嚴地宣誓。

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充滿了力量,讓百姓的內心為之一振。

仿佛這樣一位威嚴的人物,能給國家帶來一線希望。

……

與此同時。

大秦王朝。

始皇帝三十四年,秋風瑟瑟。

大將軍蒙恬站在城牆上,瞭望匈奴的動靜,

他目光緊鎖,肩上的披風在風中飄揚。

遠處的草原上,烽煙漸漸升騰,一場戰爭在大秦的北境邊疆,即將爆發。

而此時,秦始皇身穿黑色冕服,正坐在大轎內。

隨著車輪軋軋聲,緩緩地前行,他帶著李斯和趙高,前往遼東督察軍隊。

快到遼東的城門時,秦始皇叮囑:

“等下見到蒙恬將軍,無論你們聽到什麼,都不準大驚小怪。”

秦始皇神情有些不安,這一路上,他苦思如何把財政緊張,說給蒙恬聽。

軍餉雖已備齊,可修築長城的費用,還需要再拖延一段時間。

李斯笑著回答:“陛下放心,臣求學時,也曾遊曆四方,必然不會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