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可我們隻有皇帝之命,卻沒有皇帝之福!(2 / 2)

隨即,他艱難地站起來,一邊斟酒,一邊對著空中比劃,搖搖晃晃地舉著酒杯。

“二敬,你我即將淪為階下囚,受人擺布,聽人差遣!”

他低聲嘀咕,酒意湧上心頭,讓他的話語有些含混不清。

“三敬,這種身在高位的寂寥,懂得的人寥寥無幾,可我們隻有皇帝之命,卻沒有皇帝之福!”

他的聲音越發沙啞,情感如潮水般湧動,順勢拿起酒壺,仰頭喝起來,眼角劃過一顆淚珠。

在寢殿的昏暗燭火下,他與想象的幻影交錯,酒意與痛楚交織,仿佛重新經曆了失去江山的苦痛。

他內心的痛苦與無助,無人能懂得,卻沒想到看到了溥儀。

一時間,竟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覺,掙紮與彷徨都有了宣泄之處。

……

與此同時。

大明王朝。

永樂元年,明成祖朱棣剛即位不久,正忙著恢複舊製。

他決定廢除與太祖意願相悖的律法,讓大明王朝回歸到最初的狀態。

在朝堂上,朱棣莊嚴地對大臣們宣布:

“朕要讓大明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從即日起,大赦天下!減輕田賦!”

此話一出,讓群臣歡呼雀躍,心中的擔憂一掃而空。

當初,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的時候,朝臣們各個人心惶惶,唯恐大明王朝在動蕩中飄搖。

朝臣們齊齊下跪,高聲歡呼:“吾皇萬歲!吾皇聖明!”

明成祖想用惠民政策,來堵住悠悠之口,畢竟自己的登基,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然而,就在殿內歡騰的時候,看到袁大人逼宮,朝臣們立馬禁聲。

大殿之內,落針可聞。

壓抑的氣氛,讓朱棣非常惱火,卻又沒有發泄的理由。

成陽侯張武見狀,表情誇張地站出來,掩嘴輕笑道:

“這袁大人的滑稽表情,簡直太逗了,挺粗的漢子,竟對著婦孺痛哭流涕,實在是太好笑了!”說完,便爽朗地大笑起來。

朝臣和朱棣都是一愣,卻被這笑聲所感染,朱棣的尷尬,被這突如其來的笑聲緩解一些。

成國公朱能,也開口岔開話題:

“陛下,要想國運昌盛,除了惠民政策外,還需要廣求賢才。”

張武是個直性子人,快言快語地補充:

“臣讚同,建議武將的門檻,不再局限於世家子弟,哪怕山林隱逸之士,隻要驍勇善戰,也應該納入明軍的隊伍。”

朱棣自然明白,這兩人是在為自己解圍,意味深長地看他倆一眼,沉聲說道:

“朕也有此意,由各地官員尋訪舉薦,任用人才有功者,重賞!”

聽到皇帝的話,文武百官都躍躍欲試,紛紛在心裏盤算著懷才報德之人。

散朝過後,朱棣陷入了沉思,反複琢磨著今日朝堂上,朝臣們的眼神,如芒在背一般。

他深刻意識到,雖然如願當上了皇帝,但自己身為親叔叔,搶了侄子的位置,終究不是光彩的事情。

朱棣喃喃低語:“或許是我太過急功近利了,需要多找一些儒家,好好編修文獻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