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弘放下手中的酒盞,轉身麵向皇帝,笑答:
“陛下,老臣每次進京,都感覺這京師越來越繁華,天下也越來越太平,這都是陛下聖明治理的功勞。”
唐憲宗一聽,大喜過望。
就在歡快的氣氛中,眾人紛紛側目,一同觀看那群年輕的海軍。
唐憲宗看著滿清的軍艦,眼睛都直了,忍不住讚歎道:
“這船竟然比李皋製造的船還要大,李皋改造的船,果然是一流的,劃水速度快,又適合率軍作戰。”
“沒想到,朕以為李皋的奇思妙想,已是無人能及,這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李純連連稱奇,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
韓弘好奇地問道:“陛下口中之人,可是曹王?”
李純點頭,說:“正是此人,曹恭王李明的玄孫,與朕有些宗親關係。”
“他精通各種器具,借鑒前人造船的經驗,在造船技術上大膽創新,改良的多輪多槳船,堪稱一絕!”
韓弘嘖嘖稱奇:“曹王之才,早已驚豔天下!為大唐王朝作出了巨大貢獻。”
李純悵然若失地說:“可如今看來,天下的能人賢才,不勝枚舉啊!遠超李皋。”
在彩虹的映襯下,賓主盡歡,對船隻水運討論得熱火朝天。
……
與此同時。
大清王朝。
光緒二十四年,瀛台。
光緒皇帝靠在榻上,正百無聊賴,他被慈禧太後幽禁於此,每天除了書籍的陪伴,已經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提起興趣。
他在屋內踱步片刻後,又開始翻閱各國的法律書籍,鑽研各地的律法。
然而,正當他正聚精會神的時候,卻聽到了北洋海軍的軍歌。
一瞬間,他心跳驟然加速,眼裏噙滿了淚水。
甲午戰爭,是他從來不願回憶的往事。
一首歌,頓時把他拉回到四年前,那段屈辱的曆史曆曆在目。
當時的滿清,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增加了光緒主戰的決心。
他搖搖頭,試圖將這些憂愁,拋諸腦後,可回憶仍然如潮水般湧來。
洋務運動的興起,給了他新的希望,也給了他更大的信心。
國力的增強,讓他自信滿滿。滿清士兵的訓練,海軍的發展,都讓他相信,勝利近在咫尺。
而這一切,都是他發動甲午戰爭的底氣和基礎。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甲午戰爭爆發後,近八個月的戰鬥,將滿清的所有美好的夢想都摧毀了。
這時,光緒順勢滑坐在地上,頭仰靠在榻沿,試著不讓眼淚流出來。
他黯然歎息一聲:“都是朕的過失,是朕太急於表現自己,所有的決策和判斷,都是那麼幼稚和可笑!”
苦笑之後,他的心猛地揪起來了,淚水奪眶而出。
曾經信心十足的光緒皇帝,此刻卻顯得如此脆弱和無助。
唯一讓他感到欣慰的,就是那群滿腔熱血的年輕人。
他從心底發出感歎:“後生可畏啊!但願他們的付出與犧牲,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