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陛下!”
兩人恭敬地行了一個軍禮。
“兩位將軍,為何身著甲胄?”
秦始皇看到兩人的裝扮,微微一愣,略顯詫異的問道。
王翦頗具氣勢地回答:“微臣聽聞匈奴又在滋擾邊境,陛下召見我父子,定是為了此事!”
“隻等陛下一聲令下,臣必當率軍北上,將匈奴斬盡殺絕!”
一旁的王賁更是大聲附和道:
“臣亦是如此!”
秦始皇看著他們兩人,為他立下汗馬功勞,卻又不貪戀權勢,感慨道:
“有勞兩位將軍!”
“有將軍鎮守北疆,匈奴翻不起什麼風浪!召兩位將軍前來,卻另有他事!”
沒等秦始皇說完,就被畫卷所打斷。
三人一同觀看溥儀的登基大典。
秦始皇起初沒有多大的興致,隻是冷眼旁觀。
然而,當鏡頭轉向太和殿時,他的注意力,卻被這宏偉的宮殿所吸引。
隨處可見的龍紋石雕,大殿內外,還有金色龍紋。
秦始皇由衷的感歎:“為何木構架支撐的建築,能這般具有氣勢,那盤龍金柱,簡直就是巧奪天工!”
“你們看看人家的百官,何止百官,竟有如此多的大臣,這是舉全國之力?朕的六國加在一起,朝臣也沒有這麼多啊!”
“光是王公貴胄竟有這麼多人?這是何等的大國?何等的威武?”
王翦和王賁不知如何作答,相互對視一眼,選擇默不作聲。
秦始皇還是頭一次這麼羨慕其他君王,以往看到誰的宮殿,誰的朝臣,都覺得是自己伸伸手,就可以達成的目標。
可是,這一次卻截然不同,那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境界,單從宮殿的陳設和布置,就可見一斑。
……
與此同時。
大唐王朝。
貞觀四年,朔州通往山陰縣的官道上,有一位年邁的老人,正和一群年輕男子爭吵不休。
老者十分激動,動作很是誇張,而那些年輕人卻是唯唯諾諾。
“朕不回去,你們回去告訴老二,讓他成全我歸隱之心,不要再派人找我,全都離朕遠一些!”
老頭雖有些駝背,但是霸氣全開,麵對幾個壯漢,一口一個朕的嚷嚷,全然不顧他們的表情,比哭都難看。
其中一個漢子,支支吾吾地說:“太上皇,咱還是回去吧,就算您不回宮,住在長安城周邊也行啊!”
另一人補充道:“這裏地處三方交界,實在是太危險了,若是有什麼閃失,陛下那裏完全是鞭長莫及!”
老者放下冷話:“那就讓他當朕死了,反正朕的兩個兒子已經不在了,皇後也去了,也該輪到朕了!”
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親生父親—太上皇李淵!
李淵一轉頭,就在山陰縣的天地間,觀看溥儀的登基大典。
看到溥儀懵懂無知,在這麼重要的場合下,竟然對一隻蟋蟀感興趣。
李淵大笑起來,方才的火氣,瞬間消了大半。
隨即,李淵在一塊平坦的岩石上坐下,想起自己的兒子們,似乎沒有這般調皮搗蛋,自幼在他麵前,都是收斂性子。
以至於,到了如今,李淵越發看不清兒子的心思,隻能一聲歎息:“人生更迭,皆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