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碰撞(1 / 2)

世殊事異,戰場的畫麵既算不得恢宏,也稱不上浩大,三方一共也才幾萬人,比起曆史上動輒百萬大軍,顯得十分寒酸零落小家子氣。

從戰略目標層麵分析,想達到消耗唐軍有生力量的目的,此時正是良機,鍾默意圖擴張,命洛安守軍出城,向西、南兩個方向構築堡壘,設立軍寨,沒有洛安堅固高聳的城牆阻擋,既定的目標將更加容易達成。

戰場局勢公孫先生早有預料,從對方的動機分析,格裏菲斯和禹狄合力,也不會直接把攻陷洛安作為目標,時節已至深秋,入冬之後,無論是長線作戰還是物資補給,對他們的後勤保障都是一項嚴峻的考驗。雙方如此急不可耐地主動進攻,目的肯定是為以後的局勢爭取主動地位,在唐軍安定休養之前,扼製唐軍高漲的勢頭。

唐軍這時也有兩個選擇,一是堅守前方防線,利用堡壘優勢反向消磨對方力量,代價就是兵力會在外部被對方的人馬死死拖住,難以騰挪,全憑各自的耐性,看誰先垮,堅持到入冬,差不多結束;二是全線退守洛安,以高牆堅城固守,同樣到入冬就會結束,好處是能更好地保存力量,減少物資補給損耗,收掌為拳,力量集中。代價就是放棄先前所有的部署,軍寨堡壘無異於拱手相讓,空間被重新壓縮回洛安一點。

當前采用的是第一個方案,之前沒有和禹狄交過手,彼此都不了解,多有耳聞未曾謀麵,南方約翰元崇打得十分謹慎,雙方還在試探階段。這是羅顯和朱猛之間的較量,彼此不知底細,都采用了更為穩妥的方法,避免大軍團集結作戰,在崎嶇的山道上,展開激烈的信息通道爭奪。地勢的複雜讓兩人不得不慎重,如果集結兵力攻其一點,或許能夠拔下一兩顆釘子,一旦久攻不下或中了誘敵深入之計,深山幽穀,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雙方都將部隊打散,形成數十人到數百人規模不等的獨立隊伍,在大山裏玩起貓捉老鼠的遊戲,各個信息交通要道,都殘留著廝殺的痕跡,雙方斥候的數量都在飛速削減著,經常有隊伍在穿插途中,無意間就見到某個林間草叢橫七豎八躺著的斥候屍體,敵我皆有。

這種膠著的局勢,還是讓羅顯很意外的,禹狄的部隊,山地作戰能力很強,朱猛的指揮能力,也讓羅顯有些出乎意料。鍾默接到戰報時,玩味地笑了笑,他總會想起曆史上一些相似的人或事進行對比,禹狄身處南方,南豐被大山包圍,軍士將領個個都是翻山越嶺的好手,他們不是南唐南宋偏安一隅,沉溺於吳儂軟語江南水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軟弱糜爛的政權。相反,從陳國的地理信息進行分析,南豐無疑是距離上京最遠的城市,中間還隔著天河,天高皇帝遠,正是如此,南豐居於陳國最南,交通閉塞,重山環繞,山勢險峻,耕地稀少,水源不足。簡直越聽越熟悉,牢不可破的地域性,根深蒂固的排外性,彪悍的民風,為爭奪水源常常大打出手,熟知山林間的各種情況,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