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巧施計引蛇出洞(1 / 3)

“這些都是關於鄭都尉的事情?”水軒拿著手裏的一疊紙問道。

那人回答道:“都是,屬下這些都是證據。”

“那好,你先先去吧,這幾天辛苦你了!”

“是!”

那人走後,水軒看著這手裏的東西,麵上沒有表情。開始聽玉兒說了那事後,自己總覺得不對勁兒,又聽範一鳴所說,更是對這個鄭都尉產生了懷疑。

讓人去查了一下他的老家,果然就出現了問題。這鄭都尉單名一個勇字,老家是河北保定的,是農戶出生,現如今家裏也不是很富有,可是卻能不間斷的買下人送人,這裏麵說沒有事誰也不信。

手裏的這張紙,是鄭勇和謝大人簽的合約,上麵寫著,某處良田,兩人三七分。

日期還是那謝大人剛來齊州沒有多少日子的時間,看來這鄭勇早就和謝大人狼狽為奸了,自己的印象中,那鄭勇一直是個憨厚老實的,真是人不可貌相。

這又是什麼?與某日和五王爺與京城的彙賓樓見過麵。怎麼?這人難道還和五叔有關係?這裏的日期明顯的是五叔沒有造反前的日期,若不是自己的這些手下有真本事,這些事還挖掘不出來。

不過以前的五叔可是表現的很正常,不能憑借見過五叔一麵就判斷他是和五叔是一夥的,見過五叔的人多了去了。

不過這人到了齊州大營,又是如此行事,總感覺不對勁兒。若是他真的是五叔殘留的棋子,那麼現在下棋的人都不在了,他還這麼努力幹什麼?難道是為了給五叔報仇?

那麼他直接的報仇對象就是自己這個王爺了。不過他送下人給別人,收集到情報有什麼用呢?難道真的還有一個什麼頭領沒有消滅掉?還在這齊州範圍內?

很有可能!說不定還是韃子呢。聽說自己過來了,豈有不來報仇的道理?自己可是殺了他們四五萬的人馬,現在還身在齊州,一些隱藏在暗處的韃子肯定會伺機報仇,若是這個鄭勇正是他們的眼線,那可就是情況最糟糕的了。

他肯定有自己得到的情報的一套方法,那麼對於自己的行蹤也是很了解的,而且自己這段時間太有規律了。

水軒又召來另一個人,問道:“這段時間你暗中監視鄭都尉,發現什麼情況沒有?”

那人回答道:“和平時一樣,白天來大營操練兵士,晚上回府裏。”

“那他們府上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水軒問道。

“也沒有,不過有兄弟和我反應,每過幾天就有一個賣豆花的老者在鄭都尉府門口叫賣,然後那鄭都尉的二房就會讓丫頭過來買上一碗。”

“果然是有問題,你們多幾個人去盯著那鄭都尉的小妾和丫鬟,我想會有新發現的。”

“是!”

沒過幾天,屬下又來回報:“王爺猜的沒錯,我們幾個一直盯著那個女人和那丫鬟,發現買的豆花根本就沒有人喝,直接就給倒了。我們其中的一個兄弟混進府去,打聽到了那女兒對豆類的東西過敏,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買豆花呢。肯定是通過買豆花和那個賣豆花的交換情報。屬下們

就不敢鬆懈,終於在一天晚上看見那女的和那個丫頭偷偷的朝西北的一個山頭趕去了,屬下們怕打草驚蛇,就在山下等著,過了有一個時辰她們才下山來。”

“也就是說那山上有貓膩了?”水軒問道。

這個人答道:“屬下覺得她們是去傳遞情報的。很有可能那賊人就藏在那山上。”

“很好,那山上有沒有什麼寺廟?”水軒問道。

“那山上沒有,不過在那附近有一個觀音庵。”

“也不錯,如今不是等他們主動出擊的時候了,在他們還沒有發現我們跟蹤他們的時候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

不然老像是一把懸著的刀,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落下來,自己一個人怕什麼,就是怕他們把主意打到玉兒的身上,到時候什麼也就來不及了。

沒過幾天,齊州城裏都知道了秦王妃要去著名的觀音庵上香的事,這在各府都屬平常,女眷們最喜歡去寺廟啊,道觀啊上個香,聽聽佛法,道法什麼的,這新來的王妃也不例外,見完了齊州有頭有臉的夫人姑娘,王府裏的事情也安置妥當,就想著要去各處燒香拜佛了。

一路上浩浩蕩蕩,王妃的轎子在最中間,前後的侍衛圍的跟鐵桶似的,向著齊州的西北方向的觀音庵過去了。

觀音庵的庵主早就打開山門,迎接這位王妃。

由於天氣漸冷,王妃有點不適應這邊的天氣,所以帷帽也沒有拿下來,不過富貴人家的夫人,那容顏怎麼是隨便給人見得?隻是等到拜佛上香的時候才把帷帽拿下來,那時候隻有丫鬟陪著,就沒有問題了。

從山底下到那庵裏,還有一段距離,王妃為了心誠,就沒有讓侍衛們護送,由這丫鬟們攙扶著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眼看著就要接近山門,忽然憑空出來一群黑衣蒙麵的人,拿著明晃晃的刀,就把王妃給劫持了。丫鬟們大聲尖叫,把所有的護衛都引來了。為首的護衛喊道:“快放了王妃,否則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

“嗬嗬,我看應該是你們放下武器吧,現在在我們手裏的可是你們王爺的愛妻,要是不想她有事,就給我讓開,順便回去告訴你家主子,要是想要他王妃的人,就讓他自己送上門來,否則我可不管這位是不是王妃了,聽說這王妃是長得國色天香,咱們都還沒有嚐過呢。要是你們的王爺不想帶綠帽子,就讓他自個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