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茶仙古廟(1 / 3)

“你再看看?”我把麻杆拖到祠堂正門,用手電照著祠堂門口的那塊大牌匾。“小子你看清楚了,鄭家祠堂!瞎說什麼,哪兒來的廟?”

“是,是,是我瞎扯。不過,我們今天非要在這個地方過夜麼?”麻杆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四周,似乎在提防或者懼怕什麼。我無奈地聳了聳肩,實在想不到像麻杆這樣的大老爺們,居然膽小如鼠。

鄭家祠堂,是個很典型的南方宗廟的設置,由一個正殿,兩間偏殿,四間後殿組成,因為鄭村以前出過幾任官員,所以鄭家祠堂也就修的相當豪華,宗廟的頂上,也采用了當時很稀罕的石瓦,整個建築更是用大道山特產的頑石製成,所以曆經多年,風采依舊。

宗廟的正殿用八根大的花崗岩柱子撐起,地下也是大塊的花崗岩,和其他的宗廟不同,鄭氏宗祠的神台上,供奉的是十二座鄭氏宗人的塑像,和十二天幹對應。因為南方氣候濕潤,所以塑像直到今天,仍舊栩栩如生。在塑像下麵的地麵上,塑著二十八個小孩子的塑像,塑像呈跪姿,象征鄭氏後人對祖宗的尊重,暗含著二十八星宿,說來塑像自從我太爺爺的爺爺的時代就已經有了,傳到今天怎麼也要個幾百年,要不是此地實在偏遠加上交通不便,實話說申請個省級的文物保護單位是完全沒問題的。

左右的兩間偏殿,以前的時候供奉著一些神像,但都在破四舊的時候被搗毀了,現在空空如也,據我爺爺說,當年破四舊的時候,村裏幾乎老少全部出動,日夜武裝防範,才保住了正殿的那三十六座雕像,不過其他的雕像就沒那麼好運,摔的摔砸的砸。說起來那些雕像也不像是一般人所製,也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吧。

在正殿睡覺我是不敢的,畢竟我也是鄭家的後人,怎麼也怕祖宗不高興,於是我們倆把左偏殿清理了一下,簡單弄出塊比較平整的地方,鋪下睡袋,又用煤油爐熱了兩盒罐頭,就著麵包吃了下去。

麻杆壯著膽子出去撿了點柴,在門口的地方點了堆篝火,防止萬一晚上睡著了,山裏的什麼野獸啥的衝進來。

做完了這些,麻杆一個人蜷縮到角落裏麵,警惕的看著四周,好像隨時會有什麼東西衝出來要了他的命一樣。

“我說,不至於吧!”我用一根柴通了通火,讓它更旺一些。“你好歹也算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了,還是那個什麼北樓的宗室,怎麼這麼膽小?”

“爺,爺們。”麻杆說著朝我靠了靠:“你說句實話,你以前采茶的時候,在這個地方落過腳麼?”

“你還好意思說!”我拍了他一下:“要不是你腿腳太慢,今天晚上我們就能到半山腰了,那邊有個山洞,我一般都在那邊過夜,裏麵還有不少我留下來的裝備,何至於混到這裏?”

“那,那你看我們現在出發,去你說的那個山洞吧,這,這個地方,真的有點……”麻杆話都說不利落了。

“你瞎說什麼呢?這大晚上的,山裏的動物都出來了,這山裏可不像城裏的山,老虎沒有,豹子野豬啥的還是有的,萬一遇上了,就咱手裏這兩把刀,還不等著被吃啊!”我鄙視的看看他:“就這膽子,你還非要進山?你一個人進來,別說茶了,估計連命都要送了去。”

“不,不是這個道理,這個地方,真的是,真的是。”

“好啦,你想什麼呢?這裏有我鄭家祖宗保護著,什麼邪東西都進不來的,你趕緊先睡,我去外麵再弄點柴,別晚上火滅了,進來點啥東西,把咱都給吃了去。”

麻杆本來就嚇的夠嗆,聽我這麼一說,更加深了恐懼,哆嗦著又縮回牆角去了。

好在祠堂的外麵就有著一片小林子,裏麵枯枝敗葉不少,沒多一會兒,就撿了一大堆,弄回屋子的時候,麻杆依舊在角落裏麵蜷著,我不禁好笑。

“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什麼事情能怕成這樣?”

“別……別的不說了,你你,帶茶了沒,給我來上一杯。”說著麻杆蹭過來,從包裏弄出他的那個大茶缸子。遞給我。

“行,不愧是玩茶的,這個時候還能想起來喝茶。”我笑笑,“外麵還真有兩棵野茶樹,不過估計好不到什麼地方去,我去采來。”

在祠堂的外麵生長著兩顆小茶樹,借著手電的光,發現還真的有不少嫩葉子,我隨便采了幾十片,也顧不得什麼講究,拿回屋子用罐頭盒的蓋子焙幹了,又用罐頭盒子燒了開水,直接用大瓷杯子泡了一杯茶,遞給麻杆兒。

麻杆兒接過來喝了一口,“還真的是不錯的茶,比不上你的恨天青,但是賣上個五六千一兩,也不是什麼問題。”

我心說剛才你還怕的要死,現在一喝上茶就踏實了?也沒怎麼理他,把睡袋整理了整理,直接鑽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