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新一代青年(1 / 2)

薛軒現在真可謂大忙人了。他本就像石冠中一樣喜歡廣交朋友,且又是一個知名的作家和學者,交際圈的事是一刻也不曾少的。

而他現在又接了一個十分燙手的“毛芋”,為八所大學的學生舉辦一場大型講座,無論如何也不是件輕鬆的事。他每天除了要同無數教育界人士接洽探討之外,還要同大學生們談心談思想,掌握第一手清新鮮活的資料。

然而盡管他掌握了豐富的材料,要他來治愈當代學生、當代人類的心靈愴傷與心理疾病也是不可能的!要想使人類的“病”真正複元,不是一個人能夠醫治得了的,而必然是人類整體努力的結果。

他記得魯迅先生說過,治愈人的精神的藥方並不是藥物所能達到的,隻有喚醒人們的覺悟,才能真正根除這個病根。

薛軒認為將之用於當今社會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現在要做的也是喚醒當代人的覺悟!而覺悟力最高的能帶動整個社會潮流的當然是這群有血氣、有知識的青年!

“青年的力量是不可估計的!如果一個社會連青年人都喪失了激情,那將是非常可怕的!”這也正是整整一代人精神文化的裂層啊!

薛軒一方麵深深地感激石冠中,一個人能將一項重任“隨意”交托給另一個人,往往凝聚著他對那個人的無限信任和真誠厚愛,也寄予著他對那個人的殷切希望。所以,一個人縱使讓天下人失望,也決不能讓這個信任他的人失望!

他另一個要感激的人就是何雨心。他知道她還沉浸在失去好友的陰影之中,既悲痛於友人的生命黯然消逝,又歉愧於自己未能及時地拯救友人的生命。

在這雙重陰影下,她依然熱情未減地支持他的工作,陪他四處奔波,一起熬夜到通宵達旦,十天如一日,“衣帶漸寬終不悔”,隻是這“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伊”字含義更進了一層:這不僅僅隻是支持他完成他個人的一項工作,而是在理解他的工作的基礎上,與他共同促成一項“崇高的事業”。

他發現她的思想境地決不是一般女性狹窄短淺的目光所能相比的,是否好朋友的死更加深刻了她的思想?這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在她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一代新人的雛形。她並不為狹隘自私的世俗思想和眼光所桎梏,她有著自己強烈的人生追求目標與精神價值體現,但這種追求與體現和脫離現實的空想主義色彩與浪漫主義色彩的盲目與衝動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因為是轉型時代,受各方麵條件的限製,使她不得不經受一個煉獄的煎熬過程。這就跟蠶的成長需要經過四次痛苦蛻化的過程相類似。那麼又到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擺脫痛苦蛻變成一隻快樂的新蠶呢?

他是那麼地關注她的命運嗎?是的,他不能不關注她的命運,因為他愛她,有社會的因素,有思想的共通,也有人間的情愛……

這是第十一個夜晚了——

她現在似乎是睡著了,這個女孩十天沒睡好一覺,即使再堅強的體格也有力不從心之時,她終於伏案睡去了,睡得很靜,靜得讓別人不忍心去驚擾她,那排長長的睫毛下是不是正在編織著一個綺麗的世界?那兩瓣微微翕動的紅唇是不是正在傾吐著她對人生的切切希望與追求?

薛軒脫下身上的外套蓋在她身上。然後取過紙和筆,塗畫起來。畫的是一隻普普通通的動物——鳥,但這又不是一般普普通通的鳥,它把自己的軀體釘在荊棘上,在極端痛苦之下鬥姿昂揚地朝天吼叫,旁邊憩滿了珍禽異獸,仿佛天地萬物都浸化在它悅耳動聽的聲音之下!薛軒在下麵題了一行字:“隻有經受極大的痛苦之後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

“荊棘鳥?你這隻荊棘鳥又代表什麼呢?”何雨心已醒過來,驚異地看著他畫的那隻奇特的鳥問道。薛軒先是深深地注視她,然後輕輕地說:“代表你。”何雨心微微一顫:“我沒它那麼偉大。”薛軒說:“偉大這個詞並不一定就表現在轟轟烈烈的大事上,它可代表任何一種超常規超常能的思維和行為。你具有這種天賦。”